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连续报道·来函热议】体现主流媒体影响力的生动样本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连续报道·来函热议】体现主流媒体影响力的生动样本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9-23 03: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连续报道·来函热议】

  作者:沈正赋(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教师,我对光明日报连续3个多月推出的“昆仑石刻”学术争鸣系列文章颇为关注,认为该报引发的这场“现象级文化事件”,在议题设置和舆论引导上的创新实践,为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提供了新样本。

  一是搭建了平等理性对话的平台。面对论争,光明日报积极引导理性讨论。在文章选择和版面呈现方面,刊发不同观点,坚持“论从史出”的学术研究原则和品格,体现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和精神;区分学术讨论与价值判断,避免让这场专业的学术论辩走向简单化对立,维护学术讨论的纯粹性。

  二是拓展了学界的知识边界与公众的文化认知。光明日报通过这场学术争鸣,深化了相关历史文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跨学科之间的融合,打通了考古学、文字学、历史学等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壁垒。同时推动了学术普及,提升了公众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增强了公众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激发了公众对“文化根脉”的深情关注与浓厚兴趣。

  三是体现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在本次争鸣中,光明日报坚持用事实说话,披露研究细节,不断增强研究和讨论的透明度;尊重专业和权威,坚持把专业性的问题交给专业的人来作答。此外,光明日报通过多平台联动式传播,吸引了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公众参与讨论,形成“跨圈层”传播效应。可以说,这次学术争鸣是主流媒体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生动样本。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23日 01版)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