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董蓓
金秋时节,沃野流金。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后,各地供销合作社以“庆丰收·供销合作社助农增收”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流通等服务领域优势,搭建产销对接“快车道”,助力农民把“田间丰收”转化为“手中收成”。
沃野机声隆 服务促丰产
稻谷飘香,农机轰鸣。近日,在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新林镇五星村,一场特殊的玉米单产提升观摩会正在进行。在中国农资・(赤峰)为农服务中心农技团队的全程指导下,2000亩采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的示范田在前期不利气候影响下,仍实现了湿粮平均亩产1200公斤。
“多亏了服务中心推广的新技术。玉米密植技术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组合应用,预计今年亩均增产15%至20%,还能节水节肥25%至30%,既提产又增效。”五星村党支部书记刘明难掩喜悦。
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龙虬镇的麦田里,多台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来回穿梭。“从耕地、播种、施药到收割,全都外包给供销合作社,1800多亩小麦,3天就收完了!”种植户王文兵站在田埂上当起了“甩手掌柜”。
这样的高效率,得益于高邮市供销合作社整合的260余台套农用机械。高邮市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王正玉介绍,通过开展全程社会化服务,他们累计服务面积达27.8万亩次,为农户亩均节约生产成本73元。
针对地块零散、劳动力不足的难题,重庆市梁平区以“供销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三方共耕”模式,实现三方农田共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让撂荒地重焕生机。梁平区荫平镇太平社区党总支书记向明理指着一片丰收的油菜田说:“去年这90亩田还是长满杂草的‘边角地’,如今整合托管,一季油菜就为村集体增收8万多元。”
从机械化托管到土地整合,供销合作社系统正通过多元化的服务,帮助小农户解决“谁来种地”的难题。
产销衔接紧 增收渠道宽
“刘大姐,猕猴桃准备好了吗?我们来收货啦!”9月20日,随着吆喝声,供销合作社的流动服务车开进了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加义镇积谷村。“我们村离镇上十几里,山路难走。现在流动服务车开到家门口,再也不用肩挑背扛、赶集摆摊了。”村民刘大姐高兴地说。
如今,在浙江、山西、内蒙古、云南等地,“车轮上的集市”正逐步改变很多村庄“买难卖难”的困境。
为助力脱贫地区广大农户取得好收成、卖出好产品,由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的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832平台)开设专区,上线重庆黔江羊肚菌、新疆墨玉核桃仁等163个类目、近2800款优质农产品。
直播等助农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在全省60%以上市县供销合作社建立“土特产推荐官”制度,开展助农行活动20余场,帮助特色农产品拓展线上销路,今年上半年实现电商销售额超2000万元。
线下,不少供销市集开始“嵌入”热点活动和赛事场景,借势推广区域农产品。在海南万宁,供销合作社借力自行车公开赛办起助农集市,兴隆咖啡、南洋糕点、新鲜瓜果成为选手们休憩时的热门选择。
城乡共欢庆 文旅润乡愁
丰收节前后,各地供销合作社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9月20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办的“农脉丰华 供销集市嗨购节”上,平山古月豆腐、无极饸饹等地理标志产品集中亮相,舞台互动及文化展示区的文艺表演传递着河北地域文化魅力,同步开展的正定农村乒乓球争霸赛更点燃了现场火热的气氛。
贵州玉屏县的稻田里,几台联合收割机整齐排列,随着一声令下,农机手驾驶机器在金色的稻浪中穿梭,割台翻滚,稻穗被整齐地收入囊中,脱粒、装仓一气呵成。田埂上围满了观看比赛的村民,为选手们的精彩表现鼓掌叫好。“除了水稻机收技能大比武,我们还准备了打糍粑、摸稻花鱼、摆长桌宴等系列民俗活动,让大家共享丰收的喜悦。”玉屏县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田永光说。
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夜幕下的广场灯火通明。“福建供销集市—助农销售、便民消费”暨农民丰收节(莆田仙游场)活动继续在此上演。铿锵的锣鼓声中,演员戴着古朴的面具,踏着粗犷的舞步,表演传承数百年的傩戏。紧接着,踩高跷的艺人闪亮登场,各种高难度动作引得围观群众阵阵喝彩。
丰收节里话丰收,供销合作社搭起城乡流通桥梁,以实际行动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让丰收的成色更足。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25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