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发布标志性成果文件——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发布标志性成果文件——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9-29 05: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李春剑 齐 芳 陆 健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本届大会规格高、规模大、代表性广。”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刘卫东表示,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代表出席了本届大会及其边会和平行论坛,参会总人数创历届会议最高纪录,参会人员的国家和地区代表性及行业领域代表性也是历届会议最高的一次。

  此次大会举办了1场部长论坛、5场全体会议、17场区域网络会议、76场边会和平行论坛,涉及议题包括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绿色金融、科技赋能、教育赋能、地方生态知识传承等。

  大会审议通过并正式发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2026—2035)》(以下简称“杭州战略行动计划”)与《杭州宣言》两份标志性成果文件。“两份文件共同为全球规划路线图,强化人与生物圈网络,重申生物圈保护区作为可持续发展学习平台的作用。这些成果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原则,强调经济繁荣与生态保护必须协同共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态与地球科学司司长、“人与生物圈计划”秘书长安东尼奥·艾伯鲁表示。

  《杭州宣言》作为本届大会通过的一项高级别政治声明,重申了生物圈保护区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双重危机中扮演着关键的平台作用。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地区社区、青年以及科学网络加强合作,在政策制定中优先考虑生态保护,并强调包容性,鼓励原住民、妇女和青年能够更多参与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之中。

  杭州战略行动计划则为未来十年“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实施描绘了切实可行的路线图,以增强世界生物圈网络作为可持续发展学习实验室的角色。其重点举措包括: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修复,强化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的策略,通过发展绿色生计和公平的收益分享机制赋能当地社区,拓展生物圈保护区内的教育与研究机会以及完善人与生物圈网络的管理、监测和国际合作。

  同时,杭州战略行动计划还强调科学与政策互动、数字创新以及青年参与的重要性,这些都是驱动转型的重要因素。通过设定可衡量的目标和完成时限,该行动计划将确定生物圈保护区发展成为富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典范,并在全球推广使用。

  “这次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非常期待能看到此次的成果文件为未来继续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提供更多指导。”安东尼奥·艾伯鲁认为,大会强调创新、聚焦未来,展现了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何宏平表示,作为东道国,中国将积极响应《杭州宣言》,在杭州战略行动计划的落地实施中发挥表率作用,强化跨部门协作,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为平台,分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经验,深化与各国生物圈保护区的务实合作,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29日 10版)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