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重庆潼南:智慧养护 古树新生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重庆潼南:智慧养护 古树新生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0-14 04: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黄汉鑫 张国圣 光明日报通讯员 吴鑫袁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随着重庆潼南涪江小学研学团的到来,潼南区五桂山楠木生态公园热闹了起来。

  “哇,这棵树已经400多岁了!”来到一棵高大的树木前,学生李丽嘉看着扫描二维码看到的信息,不由得惊叹。随即,这棵“年长”的大树便在同学们之中激起一阵热烈议论——“原来这就是楠木啊”“它长得真茂盛”“要怎么保护呢”。

  讲解员张思雨会心一笑,向孩子们详细介绍起这棵古树的“智慧生活”——它不仅拥有专属电子档案,还配备24小时在线的监测设备。树干上那些不起眼的传感器,正静静记录着树木的生长环境,实时传送到区林业局的监测系统。

  “就像给古树请了位‘电子医生’。一旦发现病虫害等风险,系统会马上预警,养护团队就能立即出动。”张思雨的一番解说让孩子们大开眼界。

  如今,潼南全区93株古树名木都享受着全方位的智慧养护。“除了为古树名木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供市民游客扫码科普,我们还打造了‘AI风险识别+物联感知’双核监测体系。”潼南区林业局局长陈廷友表示,当前AI管护的识别准确率在75%以上。

  潼南正大力挖掘古树名木的文旅潜力,多途径提升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参与度。

  五桂楠木繁育基地成功培育了7万余株楠木等苗木,市民通过“我在潼南有棵树”品牌活动线上认购苗木,就能为古树保护出一份力。潼南还搜集整理了29株古树的72篇故事传说,编纂成《潼南古树风韵》一书,并精心设计覆盖全区16个镇街的两条古树专属旅游线路供游客“打卡”。

  这不,在双江镇杨闇公同志旧居邮政大院,一棵历经百年风雨的橙子树,就“领着”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游客追寻红色足迹,讲述着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革命故事。

  “哪晓得我们还能沾上这棵橙子树的光哟。”在双江经营着一家特产店的杨梨一到节假日就忙得脚不沾地,自去年12月古树旅游线路推出以来,游客数量见涨,自家的麻花等产品销量也跟着攀升,“平均每个月多卖2000块钱左右”。

  沿着打卡路线,探访五桂山楠木生态公园、马鞍山森林公园、涪江国家湿地公园等20余处古树名木景点的同时,游客们争相品尝贡姜、贡米、古法老腊肉等特色美食,为当地餐饮住宿带去不少流量。今年以来,相关旅游线路的游客人数同比增长30%,带动旅游收入超300万元。而这笔旅游收入的一部分,还将反哺古树保护与研究工作,推动形成“生态保护—文旅发展—群众增收”的良性循环。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14日 10版)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