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新时代好少年】
光明日报记者 赵明昊 黄小异 姚昆
在帕米尔高原的苍茫群山中,一条边境线静静蜿蜒。它穿过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图什市吐古买提乡,也“穿过”11岁阿依美热木·吐尔地的童年。阿依美热木时常踩着父亲的脚印,行走在这条庄严且熟悉的道路上。
这份坚守,源于传承。她的爷爷吾斯曼·苏云,在55年的时间里,用脚步丈量了1000多公里的边境线;父亲吐尔地·吾斯曼接过巡边的望远镜,继续在风雪中书写忠诚。如今,阿依美热木的身影,也融入这条边境线,开启了家族护边故事的新篇章。
每个周末,她都会跟随父亲踏上巡边之路——寒风中,她紧跟着父亲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烈日下,她望着父亲被汗水浸出盐霜的背影。“多走一步,安全就多一分。”父亲的话,深深烙印在她心中。
2022年,“三代护边员之家”教育基地落成,阿依美热木成为首席讲解员。“我叫阿依美热木·吐尔地,作为护边员,我很骄傲!”她将家族的坚守化为动人的讲述。为让更多人理解护边的艰辛,她还创作了漫画《爸爸的四季》,生动勾勒出巡边人春查融雪、夏战酷暑、秋御风沙、冬搏风雪的四季图景。
2023年当地下了一场十年不遇的暴风雪,阿依美热木和母亲连夜煮了50壶热奶茶,顶风冒雪送到护边站。看到叔叔们冻裂的双手,她立下志愿:“我要成为一名军医,让叔叔们少受一点苦。”如今,她的书桌上常备《边防急救手册》,还将“心肺复苏步骤”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教给同学们。
设计“界碑知识角”、发起“给护边员写封信”活动、组织“红领巾护边小队”清理47处边境垃圾、带领队员绘制103幅“我心中的军医”主题画……阿依美热木将爱国护边的火种不断传递。
从爷爷的马鞍、父亲的望远镜,到她梦想的听诊器,变的是守护的方式,不变的是浓浓的家国情怀、拳拳的赤子之心。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23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