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文化评析】以优质语言数据滋养清朗网络空间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文化评析】以优质语言数据滋养清朗网络空间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0-24 04: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文化评析】

  作者:陈丽湘(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研究员)

  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聚焦社交、短视频、直播等平台,全面排查话题、榜单、推荐、弹幕、评论等重点环节,营造更加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治理焦点从侧重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转向关注净化语言数据环境,从根本上重塑网络空间的价值观生态。

  网络空间是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获取信息、形成认知的重要场域,其语言环境会直接影响社会精神风貌。在当前的舆论场中,不乏一些恶意挑动对立、宣扬暴力戾气的负面信息。这类内容往往借助标签化的叙事框架,将复杂的社会现实简化为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以情绪宣泄挤压理性对话的空间。以一度流行的“努力无用论”为例,其话语体系通过系统性解构奋斗价值,将复杂的个体发展问题,简单归因于外部环境,再借助热搜词、网络热梗、表情包和语录段子等易传播的形式迅速扩散,让消极化论调引起跟风效仿,不断消磨公众的积极心态。更需警惕的是,这类低质量语言数据正成为训练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原料”,若充斥负面情绪、偏见对立的语言数据被人工智能大量学习,会扭曲其认知模型,使技术发展偏离服务人类的初衷。

  因此,我们需着力增强网民对网络信息的获取能力、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避免被群体非理性的情绪所裹挟。同时要意识到治理网络负面情绪绝非简单的堵住问题漏洞,而是一场对人工智能进行“价值对齐”的关键训练。净化网络环境、积累优质语言数据,本质上是为未来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提供优质养分,是构建文明理性网络环境的基础性工作。

  网络平台应让算法推荐机制承载更多社会责任,让正能量话语表达成为流量主体。在人工智能时代,语言作为一种关键的数据资源,其承载的内容深刻影响着国家形象塑造与社会共识凝聚。它不仅传递信息,更在无形中定义着我们认知世界的范式与边界。正因如此,算法作为信息分发的核心机制,其内嵌的文化立场与价值倾向便不容忽视。将主流价值导向前置性地融入算法设计,已不仅是技术优化,更是一种必要的社会责任。这要求算法推荐机制承载更多人文关怀,实现从“流量向导”向“价值向导”的根本性转变,优先推荐理性、深度、充满正能量的内容,提升权威信息与优质内容传播能见度,并主动打破可能造成认知局限的“信息茧房”。同时,平台也需加强内容审核,提升对隐蔽性偏见、价值观诱导等内容的识别能力,从源头降低言语操纵和舆论失控的风险。唯有让主流价值成为流量分配的尺度,才能为清朗网络空间提供持续而丰沛的价值滋养。

  努力推动优质语言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形成良性循环,是构筑健康网络生态的长远之策。当前,大语言模型正悄然成为塑造网民价值观、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优质的语言数据是人工智能学习的精神食粮。大语言模型汲取了富含正能量的优质语言数据,便能在交互中持续输出理性、建设性观点,潜移默化地引导公众思维。网民在搜索信息、获取知识时,大语言模型生成的积极内容会自然融入其认知体系,在人机互动中促进理性思考。为此,我们应有意识地系统梳理和整合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精神与科学知识的优质内容,形成开放、合规的高质量数据集,训练更具包容性、更可靠的大语言模型。内嵌健康价值观的人工智能模型将不仅仅是信息的提供站,更可成为“正能量的放大器”和“极端情绪的化解者”,其输出的理性内容会持续生成新的优质语言数据,反过来进一步优化大语言模型,形成递归效应,使技术进步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让人工智能成为清朗网络空间的建设者。

  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的共同精神家园,也是社会理性对话、凝聚广泛共识的重要平台。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生态,离不开优质语言数据资源的滋养,更有赖于每一位网民的理性参与、网络平台的主体责任落实以及政府部门的有效引导与监管。当网民以文明表达守护对话底线,平台以技术创新夯实内容根基,政府以精准治理规划发展轨道,我们定能汇聚起更强大的合力,将互联网建设成为汇聚共识、激发共鸣的清朗空间。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24日 03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