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09 03: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 吴亚琦

  江南水乡展旖旎,屋衍风铃声悦耳。11月6日至9日,千年古镇乌镇再度迎来全球宾朋,以“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如约举行,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名嘉宾与会交流,共谋“网事”未来。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元素随处可见。光明网记者赵金悦摄/光明图片

  观察互联网未来的最佳窗口

  “小宝,帮我导航去‘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乌镇数字伴游体验区,只需轻声发出指令,乌镇峰会智能体“桐小乌”就能在AI眼镜上呈现最优路线,并语音介绍大会亮点,让你即刻开启智慧游览体验之旅。

  挥拳、飞踢、起身……“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展馆中央,一场具身机器人搏击赛正在激情上演。不远处,两台脑控轮椅吸引了不少人驻足体验,使用者无需手柄和人力辅助,仅凭“意念”便能掌控轮椅前行。此外,还有AI中医问诊、AI舌苔检测、AI眼部诊疗……不同类型的AI辅助诊疗场景让人拍手称奇。

  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颁奖典礼现场,17个项目从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项申报成果中脱颖而出,集中展现了大模型、智联网、具身智能等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充分彰显全球科技协同创新活力。

  多次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杨远熙深切感受到,这座小镇已成为观察互联网未来的最佳窗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迅速突破,互联网行业创新方向已从‘数字化’迈入‘数智化’。从企业到个体,我们正迎来一个更加智能化与个性化的时代。”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11月6日,“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一名小朋友在与机器狗互动。光明网记者赵金悦摄/光明图片

  从智能导览到数字文化,从健康关怀到便捷服务……在乌镇,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应用,不仅让参会者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福祉与便利,更展示出美好生活的无限可能。

  讲述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精彩故事

  今年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周年。10年来,依托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与各国共同拥抱发展机遇、携手应对风险挑战,推动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

  2025年初,以深度求索(DeepSeek)、游戏科学、宇树科技等为代表的“杭州六小龙”横空出世,引发世界各国对中国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关注。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11月6日,“互联网之光”博览会,“AI北京”展区展出的天坛祈年殿数字模型。光明网记者赵金悦摄/光明图片

  深度求索公司资深研究员陈德里介绍,该公司从创立之初就专注于技术探索,核心优势是坚持长期主义,集中精力做前沿智能突破。“我们认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开放合作和共赢。在实践中,我们长期坚持技术开源,推动技术普惠,收到了许多有价值的反馈,帮助我们改进和发展。”

  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兴兴认为,机器人产业之所以能取得快速发展,最大原因是全球共创。“去年,人形机器人能正常行走就已经算优秀了,今年,尤其是最近几个月,很多公司的机器人都可以跳舞或者进行表演——这得益于全球共同努力推动行业发展。”

  乌干达新闻和信息通信技术部部长克里斯·巴里奥蒙西现场分享了该国从“网络不畅”到“数字连通”的实践案例:过去,乌干达城乡之间网络不畅;如今,通过持续推进“数字乌干达”等战略,该国已建立超过1万公里光纤骨干网络,90%的区域实现移动网络覆盖,互联网普及率突破47%……“这些成就的取得,既缘于乌干达持续的国内投入,也得益于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合作——而这,正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11月8日拍摄的乌镇景区。光明网记者赵金悦摄/光明图片

  刚果民主共和国国务部长兼国民教育和新公民部部长拉伊莎·马卢·迪南加表示,数字技术是发展的“高速公路”,而教育则是获取发展机遇的“通行许可证”,该国正积极参与建设以教育、安全、包容与公平共创为基础的网络空间。

  携手迈向更美好的数字未来

  “数字世界正在全面重构,智能时代的大门已经打开。”在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看来,过去一年,人工智能驱动的全球智能化变革取得新突破,中国自研大模型的能力持续加强,AI产业化和产业AI化进程加速。

  本届乌镇峰会主论坛发布了三项研究成果——

  《为人类共同福祉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围绕机制设计展开分析,探讨如何构建确保安全、确保包容、权责明晰、协调有力、权威高效的体系,推动“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

  《全球人工智能标准发展报告》认为,全球合作是构建包容、互联、可持续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的关键路径,呼吁各方携手合作,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标准的制定与落实。

  《促进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弥合数字鸿沟》通过分析数字基建国际合作面临的挑战,给出深化国际合作的建议。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光明日报乌镇11月8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9日 07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