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中国的一日》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中国的一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14 05: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撷 英】

  《中国的一日》由茅盾主编,是生活书店于1936年出版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受到高尔基“世界的一日”的启发,邹韬奋、茅盾等人发起了“中国的一日”全国征文活动,征文内容以1936年5月21日为限,主编茅盾和他的助理孔另境从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篇稿件中精选469篇(一说490篇)汇编成书,共80万字。全书采用报告文学、日记等多文体形式,记录了当日各阶层民众的生活实况。

《中国的一日》

  全书按地域划分,第1编为“全国鸟瞰”,第2编至第14编依次展示了全国各地的“一日”情形,并设置了“海·陆·空”“侨踪”“一日间的报纸”“一日间的娱乐”“插图”等编目。既体现了南京、上海等城市的现代生活,也有边远农村的凋敝景象。

《中国的一日》

《中国的一日》版权页

  书的封面由中国地图和标志性的建筑、飞机、军舰等元素构成,象征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实力的全方面展示。编委还有王统照、陶行知等10人,书中影印蔡元培手写序文,并附木刻、照片等插图60余幅。鲁迅亦参与了编辑工作,帮助挑选本书的木刻插图。

《中国的一日》

《中国的一日》序

  该书通过民众视角展现了抗战前夕中国的社会矛盾与新生力量。作为首部大规模集体写作成果,它标志着中国报告文学发展的首个高潮,引发了“冀中一日”等战时写作运动。蔡元培在序言中称该书为“现代中国社会的全景式写照”。有研究者认为,茅盾不仅借助《中国的一日》展开国族认同的建构,还通过特别的征文要求和编辑方式将左翼革命进一步渗透进有关日常生活的书写之中。不过,也有读者质疑该书“没有跳出小有产者之群”,其中工人、农民所占的比例较少。

  (谢云开摘录)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4日 13版)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