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光明日报通讯员 覃宁波
日前,记者来到重庆市綦江区三江街道的产业园,机器轰鸣声、叉车穿梭声、蒸汽升腾声……各条生产线上的声音组成振奋人心的交响乐。三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罗伟高兴地说:“老厂区又‘活’了!”
在一家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10余名工人正将一根根实心钢棒加工成无缝钢管。一墙之隔,便是一家用这些钢管生产公路波形护栏的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这里所有生产线都是满负荷运行的!”
20世纪60年代,原重钢四厂落户三江,让这里成为綦江的工业重镇。30多年前在此参加工作的魏晓明,见证了这片老厂区的繁荣与落寞。
“那个时候企业附属医院、子弟学校、电影院、体育场,什么都有,热闹得很。”魏晓明说。
由于生产线老化、产品被市场淘汰,原重钢四厂最终于2012年停产,大片厂房、土地和铁路专用线都成了闲置资产。
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方论证,綦江区于2020年启动对三江街道闲置工业资产的原貌保护、修缮改造,推动各类资源资产的深度融合和综合利用,老厂区逐渐焕发了新生机。
重新启用的铁路专用线上,两台起重机正在为一家供应链公司装运色彩丰富的集装箱。
“我们主要从事道路货物运输、供应链管理服务和集装箱货物运输代理。我们将重庆总部落户在三江,就是看中了这里的专用铁路资源和厂房,还有辐射渝南黔北的区位优势。”公司副总经理梁强说。
老厂房焕新,多资源融合,企业有活力了,业态也更丰富了。据罗伟介绍,入驻园区的企业已有11家,年产值超过3.5亿元。依托老建筑、老公园构建的公共空间,还成了影视拍摄和网红打卡地,两年来已有20多个剧组在此拍摄了100多部(集)影视作品。
“环境更好了,工作好找了,房屋也好出租了!”原重钢四厂居民陈英说。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9日 10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