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十五五”我所思·我所盼】构建技术领先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十五五”我所思·我所盼】构建技术领先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19 05: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十五五”我所思·我所盼】

构建技术领先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

讲述人: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专家、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张芳华

  我的工作,研究的是风云变幻,预判的是阴晴雨雪。每一天,我们所面对的不仅有全国的天气变化,还有全球的风云气象;在天气图上画出的,不仅是风雨雷电的“游荡轨迹图”,更是各地政府应对极端天气、保护群众平安的“安全路线图”……

  虽然天气预报属于概率科学,无法达到百分之百准确,但作为预报员的我们,却甘愿为此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二三十年前,预报员主要凭借主观经验和国外数值模式判断天气变化,准确性不高,还常受到各种制约。如今,自主且灵敏的预报系统让我们的工作不再依靠别人,再也不用担心“国外数据中断了怎么办”,预报性能稳步提升。

  随着预报技术不断升级,我和团队打了不少“漂亮仗”: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重大气象保障服务中圆满完成保障任务,没有一场比赛因天气原因取消;在一次次超强梅雨、特大暴雨、寒潮极端降温等重大天气过程中准确预报、及时服务,发挥了技术把关和指导作用……

  面向“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加强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这正是我满心渴盼的!

  目前,极端天气预报仍是个难题。我希望能进一步延长极端天气预见期,把预报做得更加精准,并及时给出具体的应对建议。这样一来,原来“看得见却躲不及”的天气,就变得可以精准应对。

  我还期待着,继续提高国产数值模式的预报性能,用更加创新的方程和算法描述天气演变;让每一份观测数据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预报精度,为预报系统装上敏锐的“感知神经”,做出更精准的天气预报。

  (光明日报记者崔兴毅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9日 01版)

[ 责编:李卓凝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