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十五五”我所思·我所盼】完善具有高原特色的保护管理模式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十五五”我所思·我所盼】完善具有高原特色的保护管理模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19 05: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十五五”我所思·我所盼】

完善具有高原特色的保护管理模式

讲述人: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 刘炎林

  2012年3月的一个清晨,我第一次看见野生雪豹。当时,我正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索加乡开展野外调查,那只雪豹梦幻般出现在对面山上,与我们隔河相望,之后,迈着优雅的步子走过白雪皑皑的山坡。

  那时,我刚刚从事野生动物研究。这些年来,我持续在三江源、祁连山和昆仑山开展调查研究,和青藏高原结下了不解之缘。

  最幸福的是,我见证了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种群的恢复。就拿雪豹来说,十几年前,亲眼见过它的人屈指可数,有的雪豹研究者穷其一生都未能一睹“雪山之王”的风采。今天不一样了——在雪豹分布区,许多牧民都曾与它“邂逅”。2017年9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基于新的调查数据,已将雪豹从“濒危”目录中除去,这反映了青藏高原雪豹保护取得的成效。

  雪豹种群的增加,得益于党和国家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高度重视,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建设了国家公园,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野生动物保护。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战略部署,明确提出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青藏高原等地区生态屏障建设”。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要妥善处理群众生活与野生动物活动之间的关系,促进高原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盼望着,青藏高原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进一步提升质量,针对新的形势与需求做好顶层设计,并围绕大型兽类保护管理,开展长期的生态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促进完善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保护管理模式。

  随着野生动物数量增多,野生动物与家畜争食草场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希望,通过开展大范围、长时段的野生动物调查监测,找到解决人兽冲突的有效措施。

  (光明日报记者王雯静、万玛加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9日 01版)

[ 责编:李卓凝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