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黄河岸边“守艺人”,传承文化发新枝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黄河岸边“守艺人”,传承文化发新枝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7-06 04:4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保护历史遗存,坚定文化自信⑤】

  编者按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沿线的传统工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日前印发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对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创新黄河文化传承利用等方面作出部署安排。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黄河流域历经岁月淘洗而流传至今的文化瑰宝、文艺“绝活”?我们邀请四位黄河文化“守艺人”讲述他们的守护故事,并请专家建言如何推进黄河非遗系统保护,让黄河文化惠民利民。

黄河岸边“守艺人”,传承文化发新枝

夏日里,黄河宁夏段河道两岸绿意盎然。新华社发

  【一线讲述】

一缕茶香氤氲一座城

讲述人: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宁夏八宝茶配置技艺传承人 刘晓虹

  当南方的茶叶、桂圆和北方的枸杞、红枣相遇,会产生怎样的味觉体验?在宁夏吴忠市刚刚举办的第二届早茶文化节上,八宝茶和众多美食一道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朋友。

  历史上,吴忠曾是商贾云集的水旱码头,各地特产在这里交易,又沿古丝绸之路去往西域或中原。往来客商用天南海北的干果煮上一碗茶,缓解疲惫、结交新友。八宝茶就这样流传至今。

  据祖上讲,我们刘氏这一支祖籍滇南,世代以制运茶为业,后离开茶马古道,举家迁入黄河古渡。清咸丰年间,太爷爷偶然得到一个茶方,从此形成了刘氏八宝茶配制技艺。打小,我就跟着长辈学习抓茶、制茶。那时候,只有家里来客人才会泡上一碗。后来,八宝茶不再是待客的专属,和牛肉面、数十种小菜面点自由搭配,成为当地人的饮食“新宠”。吴忠早茶还融合了广式早茶元素,将休闲饮食与社交生活融合,亲朋好友品着茶聊天闲谈、沟通感情。就这样,早茶文化逐渐兴盛,并成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我家面馆开业,一进门就设置了茶品体验区,顾客吃面时总会顺便点一碗八宝茶。刚开始,一天能卖三百多元;半年后,营业额就翻了十多倍。越来越多顾客慕名而来,八宝茶的风头渐渐盖过了面。第二年,我注册成立公司,定名“刘三朵”八宝茶。我在传统八宝茶基础上,打破“老八样”,增加药食同源、开拓用料种类、改进制茶工艺,研发出适合不同人群的养生八宝茶品,茶底也从过去的春尖茶拓展到乌龙茶、白茶、黑茶、普洱茶、竹叶青等不同种类,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茶香里怎能少了文化体验?2019年,宁夏首家八宝茶文化馆亮相,游客不仅可以了解八宝茶的历史文化、观看茶艺表演,还可以在茶艺师指导下制作一碗茶。从茶具到包装,处处体现着宁夏非遗文化元素。去年,“刘三朵”八宝茶被列为第六批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茶香四溢,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也带火了旅游业。去年,吴忠市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早茶文化地标城市”称号,“美食+旅游”让黄河岸边的这座城市更“火”了。如今,吴忠早茶餐饮门店已经发展到570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带动就业1万余人。

  从一碗待客茶变成一张城市金名片,我打心底觉得自豪。

黄河岸边“守艺人”,传承文化发新枝

裴武杰在制作澄泥砚。苗俊摄/光明图片

一方砚台研墨衔古今

讲述人:山西运城市新绛县澄泥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裴武杰

  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是其中唯一以材质命名的砚种。这一特殊材质来自黄河的馈赠——沉淀千百年的“古”泥。小时候,我和父亲常扛着铁锹去河边挖土,寻找真正适合做澄泥砚的原料。

  与石砚受限于石材的形状不同,黄河泥赋予了澄泥砚更强的可塑性。揉泥、制坯、精雕细刻,手艺人天马行空的艺术构思在一方砚台上得以尽情展现。而在烧制过程中,窑变奇幻,开窑就像“开盲盒”,不受人为控制的成色纹路成为每一方澄泥砚独一无二的“黄河胎记”。

  近些年,常有人跟我说,裴氏澄泥砚的品质越来越贴近古籍中描述的“观若碧玉,抚若童肌”。起初,我以为只是制作工艺改进的缘故。后来,漫步河边,看着从前杂草丛生的河岸变成绿意盎然的汾河生态公园,我恍然大悟:久久为功的黄河治理早已从源头上净化了制作澄泥砚所需的原料。以往取上来的泥中总是掺着些杂质,以致烧制出的成品颜色偏深,有细微的颗粒感。而现在泥质更细腻,制成的澄泥砚温润如玉,颜色也更鲜亮。

  轻抚砚台,黄河新颜恍在眼前。我常常思考,如何加入更多现代美学元素,让制砚古技艺更好地融入新时代。抬头眺望间,远方山水给了我答案。黄河九曲十八弯中宛若天然太极图的乾坤湾、巍然屹立的太行山、绵延起伏的吕梁山,早已为我绘就“图纸”。我捕捉灵感,设计制作了《表里山河》文房套装,由砚台、镇纸和笔山组成,用澄泥独特的花纹,为壮丽山河谱写赞歌。墨汁在“河道”里蜿蜒流淌,犹如母亲河的潺潺流水;层峦叠嶂则用澄泥特有的质感和花纹呈现,彰显黄土高原的苍茫力量。传统技艺同现代审美相融,让更多人感受到黄河文化的魅力。

  虽说澄泥砚早已名扬四海,可许多人却只识砚台,不知其背后深远的文化内涵。为此,我常录制一些关于澄泥砚历史文化、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科普视频发布于网络平台,也会开设直播分享每方砚台背后的故事。每当看到点赞数“+1”、粉丝量“+1”,就觉得这份坚守和努力,值了。

黄河岸边“守艺人”,传承文化发新枝

  宁夏银川市月牙湖乡滨河家园四村非遗麻编手工坊的展示厅内展示的麻编作品。新华社发

一曲箜篌飞入百姓家

讲述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箜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学院箜篌专业教师 鲁璐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箜篌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兴盛于汉唐,却在清代失传,人们一度只能通过壁画和浮雕探寻箜篌背后的音乐记忆。出生在黄河边的我,家就在河南新乡这个古代箜篌的重要发源区域。如何唤醒这件沉睡千百年的古老乐器?我想从历史中寻到答案。

  丝绸之路是箜篌传播的重要通道。我走出校园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箜篌团队飞敦煌、穿沙漠,全身心扑在箜篌文化挖掘、保护、传承事业上。2015年,我们开启了“丝路箜篌寻根之旅”,与古箜篌出土地新疆且末县政府合作,在当地建立公益教学基地。通过对丝绸之路沿线洞窟、古墓与古寺拉网式的探寻与考察,我们完成了《世界箜篌五千年文物图鉴》的编著。我还邀请国内外知名作曲家参与中国箜篌乐曲创作,书写《箜篌乐曲创作指南》,累计编创箜篌乐曲100余首,大大充实了中国箜篌音乐曲目库。

  令我自豪的是,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群众游行中,我怀抱着由我创新设计、老家新乡经开区制造的“九天凤凰”箜篌,登上了中华文化彩车,向世界展示箜篌所代表的黄河文化。

  近年来,在新乡市相关政府部门支持下,我的团队探索出了一条“文化+艺术+教育+产业”的多元发展路径,2018年启动了“箜篌历史基础资源整理与保护工程”。目前,已整理出有关箜篌的诗歌600余首、历史记载5000余条、世界各地箜篌历史影像1500余幅,其中沿黄九省区的图像遗存近200幅。

  依托于此,新乡市经开区还建立了世界第一家箜篌博物馆,创建久鼎箜篌文化艺术创业产业园,目前申请了30多个箜篌专利。历经论证、线描、设计等十余道程序进行实物复原活化后,200多件复原仿制的箜篌乐器走出凝固的历史,走进火热的生活。

  2019年开始,我着力推动箜篌艺术进校园,在9所中小学投放100余件箜篌乐器,打造了9间箜篌教室,至今已公益培养了1000余名少儿箜篌传承人,他们从小就感受到了黄河文化跨越时空的魅力与风采。

  今年6月,新乡市公布了第六批非遗代表性项目,箜篌艺术入选其中。我期待着这一古老而璀璨的艺术焕发勃勃生机。

黄河岸边“守艺人”,传承文化发新枝

陕西大荔县羌白镇阿寿村村民在展示非遗保护项目——面花。新华社发

一件草编致富助振兴

讲述人: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口草编火燠技艺第4代传承人 张奎善

  我的祖辈都是做草编的,记忆里父亲几乎每次下地干活回来都会寻摸柳条编个筐子啥的。看着一条条细长柔软的柳条在父亲手里变成各种活灵活现的物件,我很着迷,就跟着父亲学习草编技艺。

  黄河口草编技艺历史悠久,制作时,需要将黄河口的秸秆、白芦、蒲草等天然植物放在蜡烛火焰上烘烤,热胀时反复用力使其弯曲或变形。小到花草鱼虫,大到巨型背景,草编作品绿色环保、不易变形,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火燠技艺对手艺人的要求很高,父亲一开始教我,就提醒我既要准确把握火候和力度,又要做到心、眼、手协调一致。得到父亲真传后,12岁时,我制作的草编火燠作品《雄鹰展翅》就获得了山东省幼儿教具一等奖。

  有段时间,不少人觉得草编工艺品经济价值不高,没有发展前途,于是选择外出打工。“手艺人怎么能丢了手艺。”父亲的叮嘱在耳畔萦绕,那时我每天工作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秸秆、柳条进行创作,40多年来从未间断过。

  我创作的第一个火燠大型作品是以北京故宫九龙壁为原型的《九龙壁》。每条飞龙均有5000~6000个鳞片,以高粱苗、玉米皮等为原料,历经构思、扎胚、剪、削、煮、烤、染、串、粘等百余道工序。光龙的眼睛我就试了上百种,更别提染色的困难:秸秆外面有一层油,光滑却极难上色。在创作的十多年时间里,失败了上百次,但我始终没有放弃。

  2016年4月,《九龙壁》参展中国十三届民间文艺山花奖,赢得评审专家高度赞赏。《花开富贵》《丹凤朝阳》《朔风击浪》等作品也多次获奖并得到喜爱。

  2010年,我成立了垦利东方草编传统艺术有限公司,在研发新产品的同时积极参与公益创业培训活动,手把手传承草编工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前两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垦利街道在我的老家邵家村建设了以“黄河口草编”为主题的火燠技艺展馆、草编非遗广场,并邀请我参与其中,传承黄河文化有了更广阔的舞台。今年,邵家村又多方协调筹措资金,推动草编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看到政府这么重视,我的心里乐开了花。作为非遗传承人、“守艺人”,希望通过这门手艺带领更多人致富,扮靓百姓美好生活。

  【专家点评】

连接传统与现代,讲好“黄河文化故事”

  作者:李海林(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对于中华儿女来说,奔腾而来的黄河不仅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河,更是一条文化精神长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黄河流域的文化艺术,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黄河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心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做好黄河沿线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讲好“黄河故事”,关键是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加快建立完善黄河文化遗产台账,做到“心中有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完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大力保护黄河流域戏曲、武术、民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应深入开展文化遗产调查,摸清黄河流域现有文化遗产总量及分布情况,在厘清黄河文化开发、利用、保护状况的基础上,形成并定期更新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明确不同文化遗产的保护等级。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建设黄河文化遗产档案馆、黄河文化数字博物馆、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作为公共文化资源项目对公众免费开放。黄河沿线分布着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区,应建立东中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作机制,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继续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促进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不断壮大黄河非遗的传承队伍。

  夯实沿黄地区非遗研究力量,做到“胸中有道”。当前,应加快整合黄河文化相关研究力量,建设跨学科、交叉型、多元化创新研究平台,系统研究梳理黄河文化发展脉络,充分彰显黄河文化的多源性、多样性。比如,可在一些高等院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建设和专业建设,在职业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和课程,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教学科研,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特色课程,综合展示黄河流域在传统工艺、传统音乐等领域的文化成就,推动其融入现实生活。可利用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培训、展览、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黄河非遗传承体验中心,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不断增强人们对非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让黄河非遗服务当代、造福人民。

  把丰沛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做到“手里有劲”。黄河流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星罗棋布、各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文化支撑。特别是黄河沿线的非遗资源,散发着浓浓烟火气,塑造着沿黄百姓的精气神。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各类主体应积极发挥作用。比如,政府部门要充分引导,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和公民积极参与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拓宽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来源,增强人才支撑。在具体工作中,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助推作用,比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得以孕育、发展的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整体保护,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再如,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百姓致富、服务基层治理、点亮美好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等相结合,守住文化根脉。发挥文化创意设计力量,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产品和服务,让黄河文化点亮百姓幸福生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挥上中下游在自然景观、生态风光、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充分发挥黄河文化在推动沿黄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既让百姓“钱袋子”鼓起来,也让百姓的日子润起来。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王建宏、张文攀、杨珏、王胜昔、赵秋丽、李志臣、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婕、刘军旗、魏强、王娜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6日 07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