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专家视点】
作者:孙其信(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主任)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生物育种科学、智能装备工程等12个专业列为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发布《指南》,布局新建新产业、新业态急需的涉农专业,推动农科与工科、理科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快培养农林类紧缺人才,这既是高质量推进全国新农科建设的重点工作,也是落实新农科建设专业优化攻坚行动,引领涉农高校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推动涉农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新一轮本科专业目录(农学门类)修订的重要基础。
当前至2035年,是我国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目标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加快布局新农科专业,培养农林紧缺人才,是高等农林院校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迫切需求,也是高等农林教育回应国际国内形势与挑战、适应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高质量高等农林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
当前形势下,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科技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前沿技术不断向农业领域渗透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此同时,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农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农业产业工程化、信息化趋势明显,为涉农高校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与需求。提升农林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增强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必须拓展传统农科专业内涵和外延,重构专业体系及知识结构,培养急需紧缺农林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科分类和专业设置主要依据社会生产部类。直至20世纪90年代,这种专才主义教育观念逐步发生转变。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中,通过对专业的综合、交叉和延伸;这种专业设置过窄、过细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变。2012年本科专业目录修订推动了高校新一轮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有力促进了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但总体而言,农科类专业设置及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我国农科类专业设置及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农科领域的专业设置基本围绕农业生产分工设立,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专业划分口径过窄、专业之间缺乏衔接的问题。这种专业设置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不能适应新技术、新设计不断涌现,知识和技术不断交叉融合的发展要求,也无法满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专业之间缺乏衔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系统化培养,导致学生专业学习与实际产业需求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学生在解决复杂现实问题方面存在知识和能力缺口,已成为当前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弊端,并且逐渐将成为制约我国涉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一大短板。
现代农业是通过多学科交叉、多技术耦合,多领域渗透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其突出特点是突破传统学科边界和产业划分,这就使得单纯“以学科为基础”,围绕学科设置专业和开展人才培养的模式受到挑战。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涉农高校迫切需要通过农工、农理、农医、农文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赋予传统专业新的更为丰富的内涵,破解涉农专业设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事实上,通过对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十所国外一流涉农高校近三十年专业调整的梳理来看,通过突破传统农科限制,农科专业更多地与理、工、医、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是一个普遍趋势。而且除了专业调整,通过建立完善的主辅修制度推动学生跨学科专业学习,也是这些高校普遍采取的举措。
面对粮食安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以及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迫切需要涉农高校在新农科专业建设中树立国家导向的原则,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领域急需学科专业建设,切实解决农业产业关键技术领域人才短板问题。为此,《指南》基于我国高等农林教育重要战略以及现代农业呈现出的数字化、智慧化、工程化等特征,提出“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以及“乡村发展”五大领域,充分体现了新农科专业建设面向重大战略需求以及国家引导的建设思路。
《指南》为涉农高校加快新农科专业布局提供了指引
2019年,教育部全面启动新农科建设,涉农高校始终将农科专业的创新、拓展和融合发展作为新农科建设的重点、难点。一方面,大力改造、升级传统农科专业,将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融入传统农科专业人才培养。另一方面,积极布局新建新兴农科专业。此次列入《指南》的12个专业中,7个为新农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由教育部批准增设的目录外新专业。比如“智慧农业”专业,目前全国已有27所涉农高校设置该专业;“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全国已有26所高校设置了该专业。其中,中国农业大学近三年来共设立“农业智能装备工程”“兽医公共卫生”“土地科学与技术”等7个新农科专业,其中6个为全国首创,引领全国新农科专业布局。学校依托“强基计划”增设的“生物育种科学”专业,是为突破种源“卡脖子”瓶颈,助力国家打赢种业翻身仗而设立的国家急需紧缺专业,充分体现了学校在新农科专业建设中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聚焦科技前沿的改革导向。
《指南》的正式发布,给涉农高校加快新农科专业布局提供了重要的指引,涉农高校要以新农科专业建设为抓手,高质量推进新农科建设。
一是涉农高校要加快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布局新农科专业,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的前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新专业的建设要充分结合自身师资队伍、学科专业结构、经费保障、硬件设施等办学条件。
二是涉农高校要加强学科与专业的一体化建设,妥善地处理“新”“旧”专业的问题。《指南》设置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力图突破农科专业设置中存在的过专、过窄的特征,但在新专业的设置过程中,涉农高校要平衡好“宽”和“深”之间的度,不断加强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避免在改变专业设置过细问题的同时可能导致的“宽而不深”的问题。
三是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农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一方面,严格控制新专业布点,引导高校遵循规律、科学设置专业,避免一窝蜂追求热点;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引导性专业设置指南动态调整机制,以切实体现和发挥“指南”的引领性与国家导向。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11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