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人,要做一粒好种子”——记中共浙江浦江县委宣传部原部长徐利民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人,要做一粒好种子”——记中共浙江浦江县委宣传部原部长徐利民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6-19 05: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人,要做一粒好种子。”中共浙江金华市浦江县委宣传部原部长徐利民生前经常用种子作譬,勉励自己和他人要心怀种子的信念,扎根基层,干好事业。

  徐利民常年工作在基层一线,时刻不忘群众疾苦,大力推进文化传承,直至生命最后一刻。2022年9月20日,他因病去世,生命永远定格在52岁。

  “总要给这片土地留下点东西”

  回忆起徐利民,人们都说,他人如其名,处处为民办实事。徐利民常说:“总要给这片土地留下点东西。”

  2006年夏天,浦江县虞宅乡乡长徐利民一有空,就和农办主任张海平戴上笠帽,手持柴刀,翻山越岭,给深清源水库踏勘坝址。

  深清源水库是一座小二型水库,能解决十多个自然村、上万名村民的饮水问题,也是徐利民力主修建的。而当时,各村都希望上级拨款支持各村各建山塘。

  “徐乡长说,‘山塘蓄水量有限,党员干部要善于为群众谋长远利益’。”张海平回忆道。2022年夏天,虞宅乡遭遇大旱,深清源水库确保了当地百姓饮水无忧。

“人,要做一粒好种子”——记中共浙江浦江县委宣传部原部长徐利民

徐利民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农户家中走访(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2020年6月,在徐利民担任浦江县委宣传部部长期间,县委宣传部、县委网信办筹办舆情平台“民情暖哨”。县委网信办主任傅杰桢说:“我们原定的名称叫‘民情哨’,徐利民部长说,群众的诉求不能冷冰冰地处理,要加一个‘暖’字。”

  从违章停车、垃圾堆放到井盖破损、村庄拆迁,不同类型的群众诉求汇聚到“民情暖哨”平台,又迅速分流到职能部门。群众上网反映,部门上网回复,对于办理结果,当事人还可以打星评价。

  “延续文化根脉,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回忆起徐利民,人们都说,他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弘扬上山文化呕心沥血。他常说:“延续文化根脉,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上山文化得名于浦江上山遗址,是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最久远的新石器文化。2019年5月,徐利民就任浦江县委宣传部部长。当时,上山文化的研究工作进入“平淡期”,徐利民在笔记本上写下“前方路漫漫,关键要启航”。他认真自学,很快成了上山文化的“半个专家”。

  在徐利民的推动下,浦江县就宣传上山文化做了一系列工作:邀请学者参加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研讨会,推动组建上山文化遗址联盟,建设上山遗址展示馆……

  “我们要为国家、为民族弘扬上山文化。”这是徐利民常说的一句话。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感叹,“我遇到过的基层领导干部里,像徐利民这样对文物考古工作如此重视和倾情的人,屈指可数。”

  今年5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全国13家单位的专家紧密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论文,揭秘“10万年水稻演化史”,进一步确认中国是世界水稻起源地。

  “他对我们的支持非常大。”提到徐利民的名字,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吕厚远的声音有点哽咽,2021年10月,他请徐利民协调采集一批用于科研的水稻样本,徐利民很快就组织人手办妥了。“现在想起来,当时他身体已不太好,但是仍在为上山文化的研究工作尽心尽力。”吕厚远说。

  浦江县上山遗址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国萍至今仍记得,徐利民打给她的最后一通电话。他在病床上仍在布置着宣传上山文化的工作,嗓音低沉沙哑。

  “人总要为什么而燃烧”

  回忆起徐利民,人们说,他干事有激情、有章法,无论在哪里都能带领一支队伍往前冲。他常说:“人总要为什么而燃烧。”

  2007年3月,徐利民接任虞宅乡党委书记,针对乡干部身在农村不知农,到农家“进不去、坐不下、谈不拢”的弊病,建议推行“一卡五单”驻村工作法,让村民找得到干部,叫得应干部。

  在浦江县委组织部任副部长期间,针对中层干部中的“中梗阻”现象,他和同事们推出了跨部门交流、跨乡镇交流等一系列措施,调动了中层干部的工作活力。

  2019年5月,徐利民就任浦江县委宣传部长。在新的岗位上,他时刻想着如何做好基层宣传工作。

  当时,浦江县理论宣讲力量薄弱。为此,徐利民提出“以赛选人、以训育人”,在全县发掘宣讲好苗子。2020年和2021年,浦江县青年宣讲员先后在金华市和浙江省的青年理论宣讲大赛中获得佳绩。2022年,浦江县委宣传部又获得了浙江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在徐利民的办公桌上,一本《之江新语》里留下了一页页的折痕,字里行间常有他划下的学习重点。心无百姓莫为“官”、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给了他扎实进取的无穷动力。

  (据新华社杭州6月18日电 记者冯源)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19日 04版)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