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人文与经济相互交融 推动高质量发展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人文与经济相互交融 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7-01 06: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学思践悟】

  作者:鲁明川(浙大城市学院教授、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的交融互动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指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人文经济学的建构,必须契合新发展理念,充分彰显我国发展的人民立场。人文经济学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人文与经济的相互交融,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建构人文经济学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从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学科。建构中国自主的人文经济学知识体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各项要求。

  以文化的力量促进创新发展。创新是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因。人文经济学充分吸收历史沉淀的丰富文化“养分”,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基因”,注重文化对创新主体的价值引领与能力塑造,主张以文化的力量塑造创新氛围,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以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发展促进协调发展。文化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文化因经济的加持而焕发无限生命力,经济因注入文化而具有更高价值,经济奠定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提供发展的动力和价值导向。经济与文化的共生共荣是良好社会的显著标志。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文经济学应坚持经济与文化交融互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共促的理念,注重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与融合。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绿色发展。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文经济学应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思想,把良好的生态环境看作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经济发展设置生态底线,强调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以文化和经济的联动促进开放发展。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人文经济学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和经济的开放性,促进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协同联动,并寻求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提供人文方案。

  以人文价值促进发展成果的共享。人文经济学强调人文价值、关注公平正义、倡导发展成果共享,既需要研究如何提升效率、做大“蛋糕”,更需要研究如何促进公平、分好“蛋糕”,从“人”的视角来思考和回答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等重大命题,坚持公平包容、协同联动,打造普惠的人文经济发展模式,让世界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成果。

  在对发展的质与量进行辩证把握的基础上建构人文经济学

  人文经济学是从人文视角审视发展的质量,以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来提升发展的质量,建构中国自主的人文经济学知识体系,必须对发展的质与量进行辩证把握。

  为发展方式转型提出人文目标。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但往往没有顾及“好不好”的问题,其中就包括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文经济学必须把是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发展质量的判定标准,对发展方式转型提出更高的人文目标。

  为量的合理增长设置人文底线。经济增长是经济活力的重要体现,但不能过分强调数量的增长而牺牲宝贵的人文价值。人文价值既是经济增长的目标,也是经济发展的底线。高质量发展作为一种质量效率集约型发展方式,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是必然要求。人文经济学强调经济发展的人文价值,实际上是为快速增长的经济体提供一剂人文“清醒剂”和“提示灯”,使经济增长在确保数量增长的合理性的同时,始终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发力。

  为质的有效提升奠定人文基础。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关键在于培育更加优质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人文经济学强调以文化的繁荣发展增强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同时在文化与经济、科技与人文、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为新质生产力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科技创新提供充盈的文化滋养,不断丰富经济发展的人文内涵。

  人文经济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人文经济学强调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能够从发展主体、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体制机制等方面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以人的历史主动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发展的动力归根结底是人,而且是具有历史主动性的人。人文经济学把人视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超脱以“物”为载体的现代化,聚焦以“人”为载体的现代化,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统一起来。

  以发展方式变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经济与文化好比发展的“一体两翼”和“车之两轮”,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将导致发展难以为继。传统的产业经济学仅从文化产品的供求分析和效益分析来把握人文经济现象,忽略了文化之于经济的价值引领作用。人文经济学打破了这种狭隘认知,主张“文化-经济”的深层融合,把文化作为一种复合性创新要素融入生产函数,通过文化和经济的结构性互嵌,以文兴业、以文赋能,助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人文经济学所倡导的新主张和新范式,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也势必对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提出更高要求。人文经济学将发展聚焦于“人”,以人文和经济的交融互动为导向强调相关体制机制的改革,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带动经济社会的整体繁荣。

  人文经济学凸显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立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价值立场。人文经济学把“人”作为“文化-经济”交融互动的核心,强调发展应回到“人”本身。

  坚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把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学,是真正的“人民经济学”。人文经济学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目标追求,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立场的生动体现。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高质量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人文经济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经济治理的重要思想文化来源。人文经济学坚持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把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人民的高品质生活,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

  彰显高质量发展的世界胸怀。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将更进一步发挥世界经济发展重要“压舱石”和“动力引擎”的作用。人文经济学的建构与发展,无疑将推动经济学的“人文回归”,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人文考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深厚的文化滋养,体现出中国“义利并举,以义为先”“胸怀天下,立己达人”的人文精神,也必将为更多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提供新的借鉴,开辟文明之间交流互鉴、共享繁荣的崭新前景。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01日 06版)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