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贺 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研究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下,在中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的基础上,我们必将继续开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指明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道路和前进方向,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形成了科学、全面、系统的方法论,为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一系列有关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刻洞见中,系统集成是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方法论术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推出一批战略性、创造性、引领性改革,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涉及诸多领域和主体的复杂巨系统工程,不是体制上的零敲碎打和修修补补,而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体制机制的联动调整。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集成,就是更加注重用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来谋划和推进相关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加强系统集成是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必然选择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系统工程中发挥牵引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伴随中国整体改革进程步入深水区,同样需遵循系统思维、全局观念和系统集成的方法论。
唯有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集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阻力才能足够小。经济体制改革是涉及各种利益群体的多主体博弈。虽然高质量发展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福祉,但如果改革触碰了特定当事人或群体的利益,也可能因利益集团的固守和抵制而放缓或停滞。进入攻坚期的经济体制改革,还有大量涉及存量利益调整的改革场景,只有通过系统集成式的改革构建起合理且有效的群体间利益补偿和跨期利益共享机制,才能形成各方激励相容的高质量发展局面。
唯有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集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子才能足够稳。经济体制改革是在时间上渐次展开的长期过程。虽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是清晰的,但如何通过改革推动经济体制由当前状态到达未来理想状态,都考验着改革实施者的智慧。以往的改革可以更多借鉴外部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摸着石头过河”和“小步快跑”,做到改革少走弯路,然而,伴随外部不确定性和改革复杂性的增加,宏观调控、金融、财税、科技、收入分配等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错位,都可能造成超出社会承受能力的宏观波动、金融风险、安全问题和社会矛盾。只有通过系统集成式的改革,在准确把握不同阶段改革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同时,把握好各项改革的节奏和力度,处理好“破”和“立”的关系,打好体制改革组合拳,才能确保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唯有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集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收益才能足够大。经济体制改革是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优化。随着改革领域的横向拓展和纵深挺进,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安全等各领域改革相互牵扯。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并行推进、经济体制内部各项改革单兵突破的模式,越来越受制于木桶效应中的短板。只有通过系统集成式的经济体制改革,才能充分释放各项改革协同推进的范围效应和网络效应,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数据等各种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经济价值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系统集成的若干维度
强化经济体制改革系统集成,需要在锚定总体目标、战略和主线的前提下,针对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关键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各个维度进行持续调试和优化。
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集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改革的总体战略目标、各领域具体目标的兼容耦合。经济体制改革要在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下,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关系,在实现各具体目标的过程中达到目标间协同。协同的关键是在顶层设计阶段即统筹谋划和综合权衡,科学合理制定改革目标,避免在实施中出现相互掣肘的情况。
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集成。改革在战略上正确了,试错迭代才会高效,纠偏矫正才能及时。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总体战略愈加重要。新时代决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应在完善产权保护、要素市场改革、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建设等方面给市场主体更加明确的改革预期,各领域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这条主线展开,以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统领农业农村、工业、服务业、要素市场等各领域的改革。
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集成。体制改革能否成功,最终要看在实施过程中各项改革举措能否协调配套。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向过程中的政策体系,常常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统筹谋划和实施。以产业政策为例,从开放角度看,在全球分工秩序重塑的背景下,产业政策优化需与全球经贸规则调整相容;从结构性政策和总量政策协调的角度看,主要指向结构性的产业政策调整,需与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体制改革相适应,还需与面向总量性问题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相配套;从产业政策与其他结构性政策的关系看,产业政策需与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结构性政策相匹配;在产业政策内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政策、新兴产业促进政策和未来产业培育政策也要衔接互动。
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组织集成。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集成、战略集成、政策集成,应以组织集成为保障。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为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经济体制改革组织集成的根本。从工程学角度看,系统有效集成的前提是形成界面清晰、接口标准的模块。同理,经济体制改革跨部门有效协调的前提,是通过优化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使得财政、金融、工业、农业、科技、贸易等各政府管理部门各自形成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权力边界。在面对单个部门无法解决、确实需要全局协调的重大任务时,通过建立跨部门工作机制或特殊授权机制,使新型举国体制更加聚焦而有效。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23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