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我们这些年俗】扭秧歌,美!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我们这些年俗】扭秧歌,美!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2-04 01:4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我们这些年俗】

  光明日报记者 宋喜群 冯 帆

  春节期间,山东滨州阳信县的多支鼓子秧歌队开启了巡回演出,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响彻街头,走街串巷的秧歌队伍为新年送上满满的祝福与欢乐。

  阳信鼓子秧歌是传统民间舞蹈形式,历史悠久,以伞、鼓、棒、花为主要道具,也被称为“大秧歌”“武秧歌”。鼓子秧歌所用的道具“伞”,是由古代的“华盖”演化而来,鼓子则是由古代的盾牌演化而来,鼓槌是短刀或矛演化而来,棒是由鞭演化而来。鼓子秧歌作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如今,在鼓子秧歌的重要发源地洋湖乡,村村有秧歌,户户扭秧歌。

  “我们利用春节、元宵节等重点节庆活动、旅游景点推介展示鼓子秧歌,挖掘非遗潜在价值,提升鼓子秧歌民俗旅游品牌,使其成为节日中增添喜庆和欢乐的重要元素。”阳新县鼓子秧歌队成员朱炳霞说。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04日 01版)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