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学思践悟】
作者:徐永利(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新征程,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统筹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着力健全协商民主机制,不断拓展协商方式和平台,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和条件,不断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的重要目标任务。75岁的人民政协将按照这一路线图,紧紧围绕协商民主、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人民政协在全面发展协商民主中发挥重要作用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在过去的75年岁月里,人民政协以宪法、政协章程和相关政策为依据,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保障,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秉持有事好商量的理念,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有序参与和利益表达提供了制度化平台,有力促进了科学决策、有效施策和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75岁的人民政协已是我国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发扬民主、参与国是、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能够团结上上下下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能够调动里里外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画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大同心圆,并展现出旺盛生命力。
人民政协在完善协商民主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协商民主体系”。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中,人民政协善于运用协商民主把人民内部的、党外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汇集起来,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式民主的重要支撑。统筹完善协商民主体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统筹完善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及《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确保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人民政协作为党领导的政治组织责任重大,高举团结和民主的旗帜,具有强大的政治凝聚力和群众感召力,在共同政治基础和奋斗目标的旗帜下团结聚集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各党派各团体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协商民主的程序才能成为共识,各界各方人士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协商民主的规则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纳入决策轨道,使人民群众有机会有条件参与国家治理和政权监督。
不断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
党的二十大把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关键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协商民主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内在要求。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必须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将协商民主纳入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全过程。针对不同协商渠道,分类形成制度规范和工作规则,明确协商什么、同谁协商、怎样协商、协商成果如何运用等,找到人民意愿和基层群众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实现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统一。按照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简便易行、民主集中的要求,妥善制定协商计划、明确协商内容、确定协商人员、开展协商活动,形成协商结果采纳、落实、反馈的闭环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健全协商民主机制的任务,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健全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的机制,加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的机制建设。协商民主机制健全的重点在细节、在解决问题、在人民群众实际生活中。人民政协这个平台人数众多、代表性强、联系广泛,注重运用协商民主程序汇集民意,能够发挥中国式民主智慧,凝聚协商民主力量,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人民政协生于中国本土、成于中国国情,人民政协制度自觉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群众意愿纳入协商民主程序轨道。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实践中坚持明确协商的内容,即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等。坚持制定政协年度协商计划,规范政协民主协商形式,完善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务委员会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以协商座谈会、对口协商会、提案办理协商会等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在党委领导下,会同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政协年度民主协商内容和计划安排,用实际行动主动承担起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责任。
加强政协协商同其他协商形式的协同配合,助力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积极健全人民政协工作制度机制,发挥专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尊重和发挥政协委员“会协商、善议政”的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委员履职全过程,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完善协商工作规则和基层组织联系群众制度,加强议事协商,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工作,促进不同思想观点的充分表达和深入交流,真正协商出办法、出共识、出感情、出团结,让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协商的温度、民主的热度。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19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