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宁波南塘老街:一街烟火续繁花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宁波南塘老街:一街烟火续繁花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5-12 05: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老商圈 新消费】

  光明日报记者 曾 毅 光明日报通讯员 孙 勇

  早上7点的街面开始有了人声脚步声。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南塘老街上,沈鹏飞打开店门,开灯,推上电炉开关,一天的忙碌开始了。

  老沈现做现卖的油赞子是宁波的传统美食,源自清代光绪年间。和面要满15分钟、发酵的时候辅料的比例和时间要恰到好处、油温要精准控制……考究好吃的宁波油赞子因此历经百年而不衰。

  老沈最早在乡下老家搭了个小店铺。2012年,位于宁波火车站附近的南塘老街开始打造历史街区。“当时的工作人员到各个市场去搜寻宁波老味道,就这样把老沈挖来了。”宁波市城旅利鑫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均介绍,除了油赞子,豆酥糖、赵大有糕点、缸鸭狗汤圆、奉化千层饼等一批宁波老字号陆陆续续在这里集聚,旧时商贸集聚地的“南门三市”蝶变为宁波传统文化之窗。

宁波南塘老街:一街烟火续繁花

    南塘老街游人如织。 忻之承摄/光明图片

宁波南塘老街:一街烟火续繁花

    南塘老街旧貌。资料图片

宁波南塘老街:一街烟火续繁花

    近日拍摄的南塘老街街景。 忻之承摄/光明图片

  青砖黛瓦 烟火人家

  一条古老的南塘河蜿蜒而过,戏台、八角楼、长廊、河埠头、青砖黛瓦、石板小路无一不表明——这里是江南。

  走在千米长的老街,宛如穿行千年间。古明州通向浙南和浙西的咽喉要道甬水桥、南宋袁燮家族的宅院建筑群、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永善亭,以及关圣殿、同茂记、余氏宗祠、著名电影艺术家袁牧之的故居……7处文保点、30余家老字号串起了这个集历史古迹、旅游观光、文化休闲、宁波名优特产、民俗特色于一体的历史文化特色商业街区。

  让历史融入生活,把商业融入古迹,宁波市海曙区将南塘老街区作为“精特亮”工程的特色街区进行打造。传统的水乡风貌、独特的文化内涵、现代的消费业态,使得这里先后获评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浙江省文化创意街区、浙江省放心消费示范区、宁波十佳最受欢迎夜间地标等。

  如今的南塘老街,分为南街和北街。南街是吃货们的天地,各种“老底子”宁波小吃一应俱全,不仅有外地游客慕名来此尝鲜体验,连本地市民都经常光顾。北街则以人文艺术为主,奉化曲毫茶书院、猫的天空之城、木樨堂等,独特文创与百年老街的相遇,使其成为网红“打卡”地。

  值得一提的是,南塘老街还将非遗魅力融入街区,尤以非遗美食为主。这里有30余家非遗老字号和宁波传统小吃店铺,同时设有甬帮宁波菜博物馆、老宁波文化食俗馆等传习展示场所,游客可以亲手制作和品尝美食,了解宁波食俗文化。此外,还有手作旗袍、国医堂等,共同打造好吃好玩可体验的非遗街市。

  南塘老街在今年年初入选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街区。

  明码实价 诚信为本

  南塘老街是浙江首个明码实价历史文化示范街区。每个摊位前都有许多价格标签,有摆放立牌的,有墙上张贴价目表的,也有直接贴在商品上的。

  “既能减少商家自身工作量、促进商家之间公平竞争,也能节省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和回头率。”海曙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标签时刻提醒我们要规范到位,不能乱喊价,要诚信经营。”张记水磨年糕负责人说。

  “人多的时候也不用一遍遍问,价格高低一目了然,也不担心因为价格偏高选择不买的尴尬。”正在一家工艺品店挑选纪念品的游客蒋先生说。

  “为了助推老街商圈的新发展,多年前我们就构建起‘商圈自治’基层治理新模式,寻找党员、亮出身份,通过创建党建一条街,打造南塘议事会等,形成了《南塘老街公约》。”孙均说。

  主客共享 近悦远来

  说起南塘老街,2025宁波文旅年味大集活动仍然让许多人津津乐道。绵延的街巷里摆起了长达202.5米的长桌。随着道道美食端上来,四溢的香气吸引了近千名市民游客落座品尝——至鲜美味红膏呛蟹,承载童年回忆的油赞子、冻米糖,传统美食荠菜春卷、宁波汤圆,还有油炸带鱼、冰糖甲鱼、油焖冬笋,全是宁波名菜。

  不仅是好吃。长桌宴以“千年海曙味·罗城焕新宴”为主题,以鼓楼与和义门、永丰门、望京门、东渡门、长春门、灵桥门六个城门为章节,用202.5米的长度将海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紧密相连,每一道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新年祝福。

  通过策划主题活动,营造多样化的购物体验,释放城市消费潜能,更年轻、更时尚、更有趣的消费场景相继出现在南塘老街。

  在古戏台、甬水桥和砖木楼掩映下,参与一次海派宋韵沉浸式体验;循着梅龙镇糕点的香气,去枫林晚书店体验别样感悟;踏着百年石板路,沿千载南塘河缓缓而行,与正在直播的主播擦身而过。“老街区是‘壳’,新潮流是‘芯’,往昔回味是‘面子’,烟火气是‘里子’,讲好非遗传承是‘牌子’,让你来了再来是‘日子’。”这是网友“虹处拾荒”给南塘老街的留言。

  …………

  早上9点,准备就绪,抬起门板、拉开窗口,老沈开门营业。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姑娘在外面清脆地说:“来两包油赞子,一包海苔味,一包甜味。”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12日 10版)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