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新疆昆玉:红柳拓宽致富路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新疆昆玉:红柳拓宽致富路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5-20 03: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孙金行 赵明昊 靳昊 光明日报通讯员 麦丽柯扎提·艾合麦提

  5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五团,一丛丛枝条挺拔的红柳长势喜人。

  在“曼宰勒”签子加工厂内,工人们正忙着对红柳枝进行分类、剪削、捆绑和装车。

  “机器切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红柳木的年轮方向,不然签子的质量不行。”“阴干的时间必须足七天,少一天都不行。”厂长热比汗・买提赛迪穿梭在机器与工人之间,手把手教着新人操作技巧。

  红柳,这种生长于沙漠荒野的植物,因其经过烘烤后会分泌出一种汁液,能散发出特殊香味,而成了不少人眼中烤羊肉的“最佳拍档”。

  2018年,仅有初中文化的热比汗·买提赛迪决定用丈夫留下的红柳木签模具,在后院库房中加工红柳木签,依靠双手增加家庭收入。

  热比汗的行动,打动了左邻右舍几位同样渴望为家庭减轻负担的女性,她们纷纷加入进来。经过多次去皮、打磨、消毒,一批不扎手、无异味的红柳签终于做出来了。

  随着技艺的提高,产品质量越来越好,订单也逐渐增多。2019年,在二二五团妇联和连队“访惠聚”工作队帮扶下,“曼宰勒”签子加工厂正式挂牌成立。

  从最初简陋的家庭作坊,到拥有能容纳50人的规模化厂房,工厂开始步入正轨。

  一开始,厂子规模小,工人少,红柳木签走不出新疆。为拓宽销路,热比汗·买提赛迪尝试举起手机走进车间,用视频和图片的方式向网友们展示自家的产品和劳动场景。此外,她还带动工厂员工一起学,共同做直播。

  “我现在的客户,都是疆外的大老板!厂子发展的路是越走越宽了。”热比汗·买提赛迪感慨。

  “我们都是从周边的红柳种植基地进货的,绝不用野生红柳,不会为了赚钱而损害防沙固沙的自然屏障。”面对记者“制作红柳签是否会影响生态”的疑问,热比汗·买提赛迪大方回应。

  如今,红柳签搭乘着便捷的物流快车,源源不断地运往北京、内蒙古等全国各地。“现在‘曼宰勒’已经是年产值突破百万的木制品加工厂了,还带动了二二五团职工群众及周边乡镇村民的就业。”二二五团一连党支部书记贾永胜说。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20日 02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