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党的作风建设的本质与实践逻辑
曹劲松在《南京社会科学》2025年第6期撰文指出,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全面系统阐明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路径方法等,为推动党的作风建设走深走实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基本遵循。从学理上进一步理解党的作风建设的特点和本质,把握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容体系和实践逻辑,对于塑造党的形象、提高党的建设整体效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党的作风不仅是党的形象的直接体现,而且是赢得人民群众广泛支持和真心拥护的力量所在,从而决定了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从本质上讲,党的作风建设就是提升党性,培养和造就具有优良作风的党员,以自身的人格力量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党的作风建设实践逻辑的核心在于“立”,围绕让党员形象立得住、立得牢、立得久,形成作风建设的逻辑链条,可以从立标、立规、立德、立行、立脉、立恒等方面深化理解,以榜样示范、风纪贯通、风德互促、纠树并举、化风成俗和持之以恒的实践逻辑,推动党的作风建设走向深入。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莫纪宏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撰文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法治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作出系统阐述,对不断完善和健全法治在保障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能力,推动法治与现代化同频共振、并肩前行发挥了政策引领作用。要从历史维度、政治维度、理论维度、比较维度和实践维度“五个维度”有机统一的角度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特征和制度形态,针对不同层面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采取不同性质的法治应对和保障措施。法治通过保障制度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其中,法治自身也需要现代化,没有法治现代化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通过不断提升自身效能和保障能力,逐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09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