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光明日报记者 董蓓
国家统计局8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各地区各部门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在8月15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7月份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民经济克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和国内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国民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活力
7月份国际环境复杂严峻,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影响持续,国内部分地区出现高温、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对经济运行造成了短期冲击。付凌晖指出,面对复杂局面,各地区、各部门积极作为、攻坚克难,国民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数据显示,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产业升级发展带动下,装备制造业增势较好,有力支撑工业增长。7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加8.4%,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服务业增势较好,7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暑期旅游出行增多,带动相关服务业较快增长。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各地区、各部门加大稳外贸力度,广大外贸企业主动积极拓展外贸空间,外贸韧性持续彰显。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7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7%,比上月加快1.5个百分点。我国外贸多元化发展持续推进,1—7月份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5.5%,继续快于全部进出口增速。
发展新动能稳步成长,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向好。7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继续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智能绿色新产业快速增长,7月份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26.9%,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1%。
“也要看到,国内市场供强需弱,一些结构性矛盾仍在显现,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付凌晖表示,下阶段,要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消费继续保持扩大态势
扩大消费是做强国内大循环、持续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了消费潜力的释放,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付凌晖分析指出,7月份社会销售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但服务市场销售总体稳定,1—7月份服务零售额增长5.2%,与1—6月份基本持平。如果将商品和服务零售合并,初步测算,1—7月份同比增长5%左右,今年以来整体保持稳中有升,表明消费扩大态势没有改变。
从商品零售看,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对相关商品销售带动作用继续显现,7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和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了28.7%、13.8%、20.6%、14.9%,均明显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继续支撑商品销售增长。
从服务零售看,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相关服务零售增长较快。暑期居民出游需求集中释放,各地积极发展文旅消费新模式,以多元化供给为扩大消费注入新动力,体育赛事、电影、演出市场比较活跃,文旅休闲等相关消费较快增长。1—7月份,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从发展趋势看,线上消费、新兴消费发展向好,网上零售、即时零售等新业态便捷高效,受到消费者欢迎。1—7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直播带货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日益成熟,银发经济、首发经济等快速发展,消费新增长点不断涌现。
“总的来看,消费扩大态势没有改变,消费新动能持续壮大。”付凌晖表示,下阶段,要继续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持续完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市场稳定发展。
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以来,各方面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我国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付凌晖说。
从国内人工智能大模型热潮到机器人马拉松,今年以来一系列科技成果令世界瞩目,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我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2024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6万亿元,投入强度达2.68%,超过欧盟整体水平。
新兴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高质量创新供给增加,持续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推动力。数据显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高技术产业今年以来保持较快增长,7月份规模以上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6.9%和21.7%。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作为关键驱动力日益赋能千行百业。7月份,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与实体经济融合更加紧密,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各种智能终端产品日渐普及。7月份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0.8%和21%,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等智能化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4%和18.9%。
顺应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趋势,我国着力打造绿色发展新的增长极,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发展“含绿量”不断提升。7月份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1%和29.4%,碳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等绿色材料产量分别增长43.8%和19.8%。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16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