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一线讲述】
红色郭村,给孩子一个“多彩暑假”
讲述人: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镇社会事业发展办公室教育管理专干 吴圣良
蝉鸣渐起,暑气漫过苏北水乡的屋檐。7月1日,“红色郭村 多彩暑假——2025年爱心暑托班”如期开班。这是我们坚持办班的第14年。
14年来,暑托班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筑起了一个温暖的港湾。
招生时的场景一如往年般热闹——家长们攥着宣传单询问课程安排,孩子们扒着门框兴奋地打量着教室,那热切的眼神,让我们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暑托班开设在未成年人保护站的教室里。亮堂的空间中,空调吹送着凉风,桌椅擦得锃亮,连桌角都裹着软海绵。点点滴滴,为孩子们撑起了安心的屏障。更让人安心的是越来越好的师资——镇关工委“五老”志愿者带着丰富经验而来,塘头小学的老师为了这“不一样的课堂”精心准备,返乡大学生们揣着热情踊跃加入……
开班首日,郭村镇未成年人保护站小叶姐姐的“安全隐患大找茬”就点燃了课堂气氛。针对小学学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小叶姐姐把课讲得活灵活现,从“同伴落水后该怎么做”到“台风来临前、来临时、来临后,分别需要注意什么”,一个个生活场景里藏着的自救技能被梳理出来,就像给快乐成长系上了“安全带”。
作为革命老区,红色基因是郭村最动人的底色。在“郭村东进战史”研学课程的课堂上,“五老”志愿者牵着孩子们的小手走进纪念馆。聆听江都区红色宣讲员刘淦盛爷爷讲郭村保卫战的故事时,孩子们的眼睛闪闪发亮。他们唱起红色歌谣,稚嫩的嗓音里,是革命精神的悄然传承。
绘画课上,蜡笔在纸上画出西瓜冰激凌、沙滩、大海……孩子们笑着说“画出了凉快的感觉”;非洲鼓体验课上,小手拍打出“咚咚嗒”的节奏,从生涩到流畅,鼓点与笑声撞出奇妙的旋律;漆扇制作课更是成了“魔法时刻”:金粉勾出荷叶的纹路,朱砂点出桃花的娇蕊,当孩子们举起自己做的漆扇,传统之美就在掌心绽放;语言表达课上,从学习诸葛亮舌战群儒、苏秦游说六国的“言语的智慧”,到站上讲台分享心得,孩子们攥紧的小手慢慢松开,声音也越来越响亮——那是自信在悄悄发芽……
20天太短,转眼就到了结业式。孩子们接过证书时,背挺得笔直,小脸上是藏不住的骄傲。
家长们的话更是让人暖心:“孩子回家会主动洗碗了”“台风天,他拦着爷爷不让出门,说老师讲过有危险”……
望着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我仿佛看见一颗颗种子正在破土——未来,它们一定会舒展枝叶,长成这片大地上独一无二的风景。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19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