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健·生活】
作者:及 晓,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主任医师
心情不好时,可能会暴饮暴食或茶饭不思。而饮食和身体代谢问题,不仅仅是一时情绪波动的结果,更是一个影响整体健康的重大问题。
反过来,如果吃不好,也会不开心。研究发现,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倾向于吃不健康的食物,比如高油、高糖的精加工食品(炸薯条、蛋糕、含糖饮料),而蔬菜、水果、全谷物这些真正有营养的食物却吃得很少。有些抑郁症患者甚至把甜食当作“安慰剂”,短时间内好像能舒服点,长远看反而加重身体负担。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不开心时,可能是你的身体缺了这几种“关键营养”——
Omega-3脂肪酸(如鱼油里的EPA和DHA):在很多抑郁症患者体内,这种好脂肪的水平普遍较低,补充它被证明有助于改善抑郁情绪。
B族维生素(特别是叶酸B9、维生素B12):缺乏这些维生素,不仅可能增加抑郁的风险,还可能让抗抑郁药的治疗效果打折扣。
维生素D:不少精神疾病患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缺乏此种“阳光维生素”,它与认知功能下降和抑郁风险有关。
微量元素(锌、镁、硒):这些身体需要的“矿物质小帮手”,在神经信号传递和抗炎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缺乏它们会让精神症状变糟。
为什么心情不好会影响身体健康?
一是疾病本身的影响。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变慢等精神症状,可能让人没精力做饭,或者食欲发生改变(吃不下或吃太多)。
二是身体内部在“发炎”。心情不好时,常常伴随体内持续、低水平的炎症反应。炎症因子(比如IL-6、TNF-α)不仅会伤害大脑神经,还会扰乱身体管理血糖和脂肪的能力。
三是肠道菌群告急。我们的肠道里有数以万亿计的“好细菌”(肠道菌群),它们通过“肠脑轴”跟大脑交流。当你心情不好时,肠道菌群会失衡、多样性下降,一些有益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减少,这种“沟通不畅”可能加剧症状。
四是压力激素捣乱。长期的精神压力会让压力激素(如皮质醇)持续偏高、血糖升高,脂肪更容易堆积在肚子上,从而降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此外,还要警惕一种因素——代谢综合征。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比例约在35%;抑郁症患者得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比一般人高45%到55%。代谢综合征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组能增加心脏病、中风、糖尿病风险的危险因素的集合,只要符合以下5条中的3条,就可以算是:①肚子大(腰围超标)②血压高③空腹血糖高④血液里的甘油三酯(一种坏脂肪)高⑤好胆固醇(HDL-C)低。
不过别担心,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积极干预进行改善。
一是调整饮食结构。拥抱地中海式饮食,多吃蔬果、全谷物、豆类、坚果、鱼,少吃红肉,并用橄榄油烹饪。临床试验证明,这种饮食能显著改善抑郁评分等级。
对于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建议适当补充Omega-3,尤其EPA含量高的鱼油、维生素D;还可以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二是调整生活方式。运动是良药,每周坚持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或者75分钟高强度运动(如跑步),并加入一些力量训练(如举哑铃、俯卧撑),这些都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帮助缩小腰围、缓解药物带来的体重问题。建议定期测量体重、腰围,并常规检查血糖、血脂水平。专门的行为减重项目对解决药物引起的体重增加也非常有效,可以试试行为认知疗法,在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学习管理食欲、克服情绪性进食的技巧。
三是探索更精准的帮助。了解个人基因差异如何影响营养吸收利用,包括:以叶酸为例,个人身体代谢基因不同,效果也不同,据此实现个性化补充;寻找更便捷的生物标志物,比如验血查炎症因子,预测谁更容易得代谢综合征;通过调整肠道菌群,如使用特定益生菌或益生元,改善精神健康和代谢问题。
心情不好,不要只看“情绪”,还要管“身体”。不良饮食、营养不良,特别是高发的代谢综合征,都会威胁生命质量和寿命。因此,在调适心情的同时,还必须把体重管理、营养状况评估和代谢健康监测当作基本内容,就像关注情绪症状一样重要。通过科学饮食、规律运动、合理用药和团队协作的综合干预策略,可以显著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减少心脏代谢风险。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20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