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学术争鸣与新大众学术文化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学术争鸣与新大众学术文化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9-30 02:4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连续报道·来函热议】

  作者:沈望舒(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过去几个月,笔者饶有兴致地全程关注了《光明日报》发起的关于“昆仑石刻”的学术讨论。这次学术讨论,光明日报用“编者按”引领,穿插“导读”带路,以“评论员”辨析和“阶段性回眸”升华,再通过“连续报道·来函热议”补叙,让人见识了思想文化大报发挥的担当作用、体现的引导能力。编者按中“激荡学术活力,共同营造平等对话、砥砺切磋良好氛围”的初心,导读反复强调的“光明日报提倡争鸣,即使观点迥异,均提供充分阐发的平台”立场,评论员文章中阐发的“求真务实”“正本清源”“公心为要”等争鸣原则,都给人启示。这一场学术争鸣,未来必将成为广大学人乃至全国读者共同的美好的学术和文化记忆。

  过去,很多学术讨论都在“圈子”中进行,参与者多为学界同人,影响也局限在学术圈内。这次的学术争鸣,一改旧风,参与者之广为近年罕见,可谓不同年龄、资历、学科背景乃至国界的作者云集,贡献了近二十万字的论辩文字,影响力之大为近年少见,让本来小众的学术讨论成为大众热议的现象级文化事件。我认为,这反映了一种“新大众学术文化”的兴起。

  我理解,“新大众学术文化”应该是这样的:坚持研究无禁区的态度和求真务实、唯理走天下的原则,凸显“学术”真谛;真体验、细探究、深考证,用心用情用力投入学术研究;其参与者尽管阅历不同,但都有执着于“穷理问道”的共同秉性。总之,它彰显着向上向善、向前向美的学术交流新风,彰显着守正创新的正能量。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30日 01版)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