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9-30 02: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光明日报记者 陈 晨

  我国是世界上水情最复杂、江河治理难度最大、治水任务最繁重的国家之一,兴水利、除水害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大事。9月2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利发展取得新成效,为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作出了新贡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建成水库9.5万座、大中型调水工程200项、大中型灌区6924处、堤防31.8万公里,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水旱灾害防御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并连续3年突破历史纪录,2024年达13529亿元,预计“十四五”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超5.4万亿元,是“十三五”的1.6倍。李国英介绍,“十四五”以来,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项,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加快优化。“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快形成,预计到今年底国家水网覆盖率达80.3%。

  与此同时,我国洪涝灾害防御体系不断完善。开工建设一批洪水调控工程,增加防洪库容35亿立方米,实施七大江河干流重要堤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实施3500余条中小河流系统治理、1799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6处国家蓄滞洪区建设,七大江河洪水调蓄能力达2104亿立方米,均具备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能力。加快推进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各类水文测站数量达13.3万处,大江大河洪水预见期从3天延长到10天。

  李国英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水旱灾害防御取得新成效——水库防洪库容1856亿立方米,堤防保护人口6.6亿人,国家蓄滞洪区容积1090亿立方米,战胜了3981条河流超警以上洪水,其中223条河流为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水;有效应对了长江、珠江等流域严重旱情,有力保障了旱区群众饮水安全和灌区农作物灌溉用水需求;调度运用大中型水库25311座次,拦蓄洪水5264亿立方米,减淹城镇7661座次,避免转移人员4278万人次,实现了大江大河重要堤防无一决口、2022年起各类水库无一垮坝,洪涝灾害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十三五”的0.28%下降至0.18%。

  越来越多河湖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

  “‘十四五’期间,水利部门以强化河湖长制为抓手,加强流域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着力建设安全河湖、生命河湖和幸福河湖。”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司长于琪洋介绍。

  建设生命河湖方面,水利部深入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加强河湖水系的连通和生态补水,实施退圩还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洪湖等湖泊恢复水域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越来越多的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

  生态好水正加速转化为“经济活水”。“我们积极践行‘两山’理念,统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支持地方实施122个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建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幸福河湖,因地制宜构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造了以河湖水系为依托的绿色产业链、生态农业带、优质服务业体系,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好景象。”于琪洋说。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进一步提升

  “十四五”期间,我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建设了一大批水源工程、调水工程、灌区工程,耕地灌溉面积达10.9亿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粮食稳产丰收、城乡居民安居乐业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水利部门坚持节水优先方针,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协同推进重点行业领域节水行动,加强灌区现代化建设和改造,实施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受水区全面节水,用水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7.7%和23.6%,非常规水利用量达251亿立方米。

  近五年,我国配套新建191处灌区,实施1959处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超2亿亩。建立健全科学灌溉制度、用水计量监测、农业水价政策、节水市场制度、节水技术及服务等农业节水制度政策体系。“截至2024年底,全国节水灌溉面积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低4%。”李国英透露,“十四五”以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灌区用水效率连年提高,单方灌溉水的粮食生产力保持在3.6斤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十三五”末的0.565提高到0.58。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30日 04版)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