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任欢
近日,由某货运平台主办的协商恳谈会在广东深圳举行。协商过程中,不少参会的司机代表纷纷询问:“今后平台能否加大对运费的垫付力度?”企业方代表则表示,平台正在试点“到付运费保障”项目,从大车开始,每年将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资金为司机帮催帮付。
本次协商恳谈会,双方代表还在服务收入与费用保障、劳动与安全保障、司机行为分与激励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明确了抽成规则、运费结算与拖欠管控、司机健康与福利等多维度的司机权益细则。很多司机代表说,有了相应的保障,今后工作也会更加安心。
上述案例只是各地工会以实质实效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缩影。近年来,各地工会积极为企业和劳动者搭建“双向协商”桥梁,督促双方就劳动者的关切问题及日常诉求进行协商恳谈。
江苏省总工会探索形成“多方协同、精准务实、常态长效”的工作路径,建立“工会搭台、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帮助企业聚焦司机关注的“收入、安全、休息、参与权”等核心问题开展协商,促进恳谈会更接地气、更具实效。
江苏省总工会负责人介绍,比如,当地围绕劳动者最关切的利益问题平等协商、精准破题,推动某网约车平台通过开展“阳光行动”实现抽成数据实时可查,建立高峰奖励、空驶补贴、车费垫付机制,为司机收入装上“保障阀”;推动某物流平台设置“低价订单阻断线”,拦截异常低价货源,投入1亿元成立“运满满货车安全研究中心”,切实守护司机安全。“下一步,我们还将构建‘线上+线下’多元诉求渠道,指导平台在App端设置专属反馈通道,承诺48小时内响应、72小时内反馈。依托工会12351服务热线、工会驿站等线下阵地,为劳动者提供维权咨询与支持,形成‘线上反馈—线下跟进—结果公示’的完整闭环,让司机‘有处说话、说了管用’。”该负责人说。
广东省总工会探索“双向协商、多方共治”路径,取得实质性突破。比如,省总工会在工作中采用“上代下”方式,在选择协商议题中争取主动,围绕司机反映的“定价不透明、抽成模糊”等痛点,确定“用户拖欠运费、AI识别假单、推广‘防疲劳’机制、建立常态化协商机制”等多项协商重点,与平台公司逐题协商,保障司机代表平等话语权。
上海市总工会坚持多方联动,搭建高效协商平台。在产生协商代表方面,当地根据地域、性别、年龄、身份、岗位、从业时长等情况,推选产生协商代表,首席协商代表由平台企业工会主要负责人担任,一线劳动者代表比例不低于80%;在拓宽协商参与主体方面着力构建涵盖行业主管部门、工会组织、平台企业、劳动者、消费者、平台商家、物业、社区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在内的多元化参与格局,确保议题征集广泛、讨论深入、解决方案切合实际;在形成良好协商环境方面,工会做好组织者、协调者和推动者,营造平等尊重、深入坦诚的协商氛围。
上海市总工会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上海市总工会将指导督促平台企业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公示与劳动者权益直接相关的规则、制度及优化进程,保障劳动者的知情权与监督权。推动协商成果向所有适用劳动者公布,共同遵照执行。推动平台企业建立常态化的算法协商恳谈制度,将算法议题纳入定期协商范围,确保在算法规则重大调整前,充分听取劳动者代表和工会意见。
记者从中华全国总工会获悉,今年以来,全国工会开展2025年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已有15家头部平台企业被纳入工作范围,协商成果预计将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逾2000万人。目前,北京、河北、吉林、上海等15个省(市)指导平台企业本地分支机构开展省域协商,已召开省域协商会或意见征询会30多场,劳动者核心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13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