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快递畅通民生 撑起现代生活新格局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快递畅通民生 撑起现代生活新格局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0-27 02: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专家视点】

  作者:鲁渤、王建军(均系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这一历史征程中,邮政快递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融入经济社会肌理,悄然改变着亿万人民的日常生活方式,成为推动消费升级、畅通经济循环、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支撑力量。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连续五年突破1000亿件大关,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庞大而高效的快递体系不仅保障了商品和服务的快速流通,也成为实现“物畅其流”、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环节。从城市高楼到乡村田野,从雪域高原到海岛边陲,每一件快递都像一根连通生产与消费、城乡与区域、国内与海外的“神经”,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国家经济循环的活力。

  城乡物流网络的持续完善,使快递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快递进村、进厂、出海”等战略的深入实施,让城乡配送体系更加健全,建制村直接通邮率持续提升,乡镇和偏远地区居民享受与城市同质同价的物流服务,农产品“出村进城”的通道更加畅通。智能快件箱、社区服务站、合作代办点等末端服务模式的创新,极大提升了投递效率和便利性。快递网络不仅联通了城乡消费,更为地方特色产业提供了高效流通渠道,有效激发了农村市场潜力,成为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撑。

  科技创新为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自动化分拣系统、无人叉车、智能搬运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广泛应用,大幅提高了仓储与分拣效率。无人机、无人车在特定场景的试点应用,使末端配送更智能灵活。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运输路径优化、运力调度、客户服务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持续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与此同时,邮政快递业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推广可循环中转袋、环保纸箱和瘦身胶带,建立包装回收网络,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在数字化与绿色化双重驱动下,邮政快递业不仅保障民生,也为经济循环和社会生态优化提供了坚实支撑,使“物畅其流”在各个环节得到充分体现。

  邮政快递业的蓬勃发展深刻改变了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即时配送、半小时达等服务创新,使快递从单纯的商品流通渠道,升级为社区生活服务的重要节点。“快递+家政维修”“快递+金融便民”等多元化服务模式不断涌现,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直播电商、社交电商、乡村特色产品线上销售等新兴经济形态依赖高效快递体系支撑,缩短了从“种草”到“拔草”的消费链条,激发了居民消费潜力,助力小微企业和个体创业者低成本创业,形成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和公共服务中,邮政快递业的作用更为凸显。疫情防控期间,快递员冲锋在前,保障了食品、药品及生活必需品的及时配送,成为稳定社会运行的重要力量;政务文件、金融服务等也通过快递网络直达基层,提高了公共服务可及性。

  邮政快递业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快递进厂”项目推动快递物流服务与制造业供应链深度协同,全国已累计形成超过1600个业务收入超百万元的重点项目,支撑医疗、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业等产业发展。多式联运、仓配一体化、共同配送等模式的创新应用,进一步优化了物流体系,提升全链条运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畅通生产与消费循环,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提供了坚实保障。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也得益于邮政快递业的国际物流能力持续提升,推动国内市场与全球市场深度融合。

  展望未来,邮政快递业将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中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社会价值。要继续完善城乡网络布局,深化与农业、制造业及服务业的融合,推动物流设施与信息系统智能化升级。要持续加强从业人员权益保障,提升职业认同感和社会地位。要积极推动绿色包装、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使邮政快递业在“物畅其流”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展望“十五五”,邮政快递业不仅是经济流通的“筋络”,更将成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27日 05版)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