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光明文化周末版:我和杭州有个约会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光明文化周末版:我和杭州有个约会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5-01 03: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青春荟】  

  作者:易驰程

  忘了是在哪儿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对于忙于学业的学生来说,这显然是奢侈的。我在北京出生,在这里生活了18年,对京城之外的天地,尤其是遥远的江南,总是充满向往和好奇。倘问我最想去的地方,那一定是杭州。

  对杭州最初的好感完全是因为儿时背诵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诗歌让我留下了对杭州的初印象:山的清丽,水的温婉,处处流淌着音乐、色彩,一切如诗如画。与北京的庄重、肃穆、华贵不同,这显然是另一种美。“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读到这样的诗句,身体未行,灵魂已走在了路上。

  其实,我幼时曾和父母去过两次杭州,然而童年的记忆早已漫漶,我唯有在那些诗文、音画中去感受杭州:三月的湖畔桃花、六月的淅沥梅雨、九月的钱塘潮头、腊月的断桥残雪,当然还有绚烂的丝绸、明前的龙井、宏大的西湖印象、冷清的南屏晚钟、汩汩流淌的运河……在一次次的遥望和想象中,杭州似乎已如老友般熟稔。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有人说北京刻板,广州轻佻,上海倨傲,而杭州,我想正如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兼备了北方的厚重与南方的灵动,那里的人大概也是既重诺,处事又知变通,闲适洒脱。

  上个学期,语文老师给我们讲现代诗歌,谈到了戴望舒和他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

  据说雨巷正是戴望舒生活过的杭州大塔儿巷。我一遍遍地品味着这首现代诗的音律美,想象着这座城的气息和性情,雨巷的悠长、寂寥,丁香的美丽、高洁……我似乎理解了蕴含其间的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它也触碰到了属于青年人的某种彷徨与愁绪。如果说曾经的杭州于我是古典的,隔着悠长的时光,那么读完这首《雨巷》,我愈发感到杭州是可亲的,现代的。

  又是一年春来到。有人给爸爸寄来两罐产自杭州的明前龙井,爸爸爱惜得不得了,他说只有喝到它,才感觉到真正的春天来了。我不懂茶,但是从爸爸陶醉的表情上,我知道他很满足。“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杭州,带给人太多美好的东西。

  我会一直记着,我和杭州有个约会。但愿能在某个春日,走进这座城。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01日 07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