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一碗面”教授和他的“苹果天团”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一碗面”教授和他的“苹果天团”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7-18 03:2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解码“新动力人群”】

“一碗面”教授和他的“苹果天团”

——记中国农业大学苹果育种技术与砧木育种团队

光明日报记者 罗旭

  已是四月天了,一场倒春寒却把气温又拉回零下。刚刚结出幼果的苹果树,遭遇生存危机。果农老罗一家愁眉不展,调皮的小孙子也变得安静起来。

  这时,山路上突然响起汽车声。全家人立刻兴奋起来:“韩教授来了!”

  果然,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原院长、教授韩振海一行人熟门熟路地走进果园来。

  连续多年,韩振海团队与陕西、甘肃多地建立起稳定的科技帮扶关系,把最前沿的农业科研成果注入最基层的果园田间。

  小小苹果里,能有什么前沿科技?

  “通过维持转基因个体的细胞分裂素稳态以保持氧化还原平衡,从而实现苹果耐旱性显著增强。”2021年4月27日,英国顶尖科研期刊《植物》(The Plant Journal)在线发表了韩振海团队运用基因技术取得的这一最新成果。

  “苹果树是我国第一大果树,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苹果栽培面积的48%、总产量的54%。”韩振海说,“这意味着,苹果产业的科研工作,一头连通着世界自然科学前沿,一头与中国农民增收密切相关。”

“一碗面”教授和他的“苹果天团”

在韩振海的帮扶下,果农老罗一家实现了增收致富。老罗的小孙子也与韩振海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资料图片

  破解果农心头的难事大事

  “一年四季,苹果树生长情况不断变化,栽培管理技术也需要不断调整。”为掌握示范园里的一手情况,韩振海是陕西、甘肃多个果农家里的常客。

  如何让苹果亩产量大幅提高?如何让苹果树不受缺铁性黄叶病困扰?如何让产量摆脱“大小年”魔咒?这些果农心头的难事、大事,正是韩振海团队埋头苦攻的科研方向。

  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陕、甘两地特别适宜发展苹果种植,被原农业部确定为我国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发展区。在前几年的脱贫攻坚战中,两省均以发展苹果产业为主导,借以快速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作为喝着黄河水长大的西北娃,韩振海深知,在这片黄土地上破解贫困问题非常不容易。2014年起,韩振海先后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咸阳市淳化县、铜川市印台区和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等国家级贫困县(区)签订科技扶贫协议,誓言“不脱贫不撤兵”。

  多年来,韩振海及其团队多次自费前往陕、甘两地,对当地果农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宜川县11.2万农业人口中有8.5万人在种植苹果。韩教授团队的专业指导,让果农少走了很多弯路,对全县脱贫起到切实帮助作用。”宜川县副县长曹红星说,“2019年宜川整体脱贫后,韩教授团队也没‘撤兵’,帮扶仍在继续,果农人均收入持续增加,2020年达到2.71万元。”

  “北京来的大教授”主动上门搞帮扶,这可是件大事,果农们怎么接待呀?说起这个事,老罗家里的小孙子显得很有经验:“端上一碗手擀面,浇上点儿土豆、豆角、辣椒,韩爷爷最喜欢了。”

  不知不觉中,平易近人的韩振海成为广受果农欢迎的“一碗面”教授。“韩教授有个本事,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老百姓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延安市果业管理局局长路树国说,“别看他是个科学家,但是特别能吃苦,为解决早春霜冻问题,晚上快10点钟了还与农技人员在果园里研究技术问题。”

“一碗面”教授和他的“苹果天团”

韩振海团队选育出的砧木新品种,让我国苹果砧木育种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资料图片

  苹果树高点好还是矮点好

  苹果树是长得高点好还是矮点好?

  这个看似“无厘头”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苹果产业科研的重要攻关方向——矮化砧木育种。

  “在西方国家,苹果树高度普遍在2.8米以下,而我国传统栽培的苹果树一般在3.8米以上。”韩振海介绍,果树长得高大,单棵产量虽大,但由于一亩地只能种20~40棵树,亩产往往只有2000多斤;而国外普遍推行的苹果树矮化密植,一亩地最多能种近200棵树,不仅亩产可以轻松翻番甚至更多,也便于栽培管理操作。

  20世纪70年代,我国曾引进欧美的矮化砧木,但是由于土壤、气候等条件限制,虽基本摸清了各矮化砧木的特性,但生产上几乎均以失败告终。21世纪初,我国又掀起大量进口欧洲矮化砧木的高潮,虽然少数地区有成功案例,但因同样原因,“拿来主义”的效果并不好。“这就是苹果产业的‘卡脖子’问题。”韩振海暗下决心,“一定要带团队培育出中国自己的苹果矮化砧木。”

  2007年,财政部和原农业部联合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韩振海作为第一批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的砧木育种岗位专家,率领团队正式打响了矮化砧木育种的攻坚战。

  其实,从20世纪80年代起,韩振海团队就已开始着手建立针对产业需求的苹果砧木资源圃。在长达数十年的科研工作中,他们选育出半矮化、耐缺铁、抗寒的“中砧1号”砧木新品种以及具有不同抗性的系列优系,使我国的苹果砧木育种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就拿‘中砧1号’说吧,实行矮化密植集约化生产后,一亩可种120多棵树,优质果亩产稳产3000斤以上。”团队成员、园艺学院教授王忆介绍,新品种在生产上的规模性示范推广,产生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该项成果因此获得了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现代农业,比拼的就是科技实力。”团队成员、园艺学院副教授李威2017年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博士毕业后,回国加入韩振海团队,他说:“在时刻关注苹果主产区的生长情况的同时,团队成员还要密切跟踪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每月组会上,国际上有哪些好文章,都是大家分享、讨论的重要内容。”

“一碗面”教授和他的“苹果天团”

参加第一届世界苹果大会的外籍果业专家来到位于延安宝塔区的果园参访。资料图片

  “全世界最牛的果业专家几乎都来了”

  2016年10月11日,延安宝塔区果农老黄家的果园迎来高光时刻,一群“洋专家”前来参访,并对老黄进行了栽培管理技术指导。

  进入21世纪后,我国苹果种植区逐渐西移。仅陕西一省的苹果种植面积就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世界的七分之一。“延安市有60%的农民从事苹果相关产业,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已成为革命老区现代农业建设的亮丽名片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路树国说。

  “中国延安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苹果产区之一,最能代表中国苹果产业的‘基本面’。”作为国际园艺学会理事,韩振海“舌战群儒”,把国际园艺学会主办的第一届世界苹果大会会址选定在延安。

  作为第一届世界苹果大会的中方主席,韩振海邀请25个国家的800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来到延安。“全世界最牛的果业专家几乎都来了。”韩振海说,“这个会议直接提升了中国苹果领域的学术话语权和中国苹果产业的世界知晓度。”

  “尽管我们是一个扎根黄土地的科研团队,但我们时刻与国际同行保持交流合作。”团队成员、园艺学院副教授吴婷介绍,团队一直与美国康奈尔大学、普渡大学、康涅狄格大学,意大利埃德蒙·马赫基金会(FEM)苹果研究所等多家国际知名大学、研究所开展广泛合作,时常有合作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领域国际顶尖期刊。

  2013年,吴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提前结束博士学位合作研究后,义无反顾回国加入韩振海团队。她说:“从苹果大国迈向苹果强国,中国自己的矮化砧木育种是一个必须攻克的科研方向,前景广阔,可做的事情很多。”

  别以为韩振海团队整天只在果园里打滚儿,搞起科研来这些人也都是拼命三郎,夜里12点钟,园艺楼的实验室总是灯火通明。“解决农民最实际的问题,研究国际最前沿的科技,是新时代中国农业科研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王忆说,“身在其中,我们何其幸也。”

  【创新者说】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韩振海:创新要在“顶天立地”上下功夫

  对农业科学来说,创新的努力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顶天立地”。所谓“顶天”,是指研究发现农业科学领域问题的发展规律及其关键节点原理;所谓“立地”,是指找出解决影响农业产业“瓶颈”问题的措施、技术和方法。

  “顶天”型创新源自对前沿知识的批判性感悟和耐得住寂寞的探究。“立地”型创新来源于对产业“卡脖子”问题解决思路和办法的锲而不舍地钻研。

  关于“顶天”型创新,在我们团队主要是通过老中青“传帮带”,共同开展集中攻关。我们通过跟踪国际学术前沿、频繁定期的组会等方式,确保大家有新灵感、新想法、遇到新问题时可随时交流,启发促进对科研“无人区”的探索。我们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的“苹果铁素吸收利用机理”,以及将要完成的全球首个苹果泛基因组等基础研究成果,就是“顶天”型创新的例证。

  关于“立地”型创新,在我们团队是通过对苹果产业各生产环节的全过程参与实现的。每年,我们的科研人员都会到苹果生产一线开展调研、培训、座谈,发现问题、确定研究方向、探究解决方法。我们选育的半矮化、耐缺铁、抗寒的苹果自根砧“中砧1号”,即将审定推广的矮化、早花、耐盐碱的苹果自根砧“中砧2号”,已中试并将规模化应用的可有效控制“倒春寒”伤害的“发烟砖”产品,就是“立地”型创新的具体实践。

  (光明日报记者罗旭采访整理)

  【光明人才微调查】

  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进步,越来越多科研成果给百姓带来“接地气”的实惠。你都享受过哪些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

  @章章鱼:我首先想到的,是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解决了我国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真是伟大!

  @图图真真:我特别爱吃草莓,以前只能在春天应季的时候吃到,现在寒冬腊月也能吃到新鲜草莓,真是多亏农业科技水平的发展啊!

  @红白小君:现在经过技术改良后的农作物新品种越来越多了,味道好、营养丰富。很多新品种葡萄,果大、肉厚、味道香浓而且还耐贮藏。

  @文文爱读书:现在的养殖业很先进,设备全自动,我们吃的肉蛋奶也更营养更健康了。

  @飞翔吧小何:感觉现在科学家们培育的螃蟹品种越来越优良了,个头大、颜值高、味道还好,真是想想就流口水。

  (光明日报记者李睿宸编辑整理)    

“一碗面”教授和他的“苹果天团”

扫一扫加入微调查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18日 07版)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