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辽河油田:技术“走出去” 效益“带进来”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辽河油田:技术“走出去” 效益“带进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5-15 02:2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青坡

  4月23日,在新疆塔里木油田东河油气开发部厂区内,工人们围在几口低产井周围,观摩着新设备的“首秀”。“塔里木油田是荒漠中的油田。以往,这些井注的水要从外地拉运,一来一回成本高出不少。”塔里木油田执行董事、党工委书记杨学文说,“我们和辽河团队合作实施就地带泵注水后,现场便能抽水使用,成本大幅下降。”

  伴随着泵机的嗡嗡作响,几口低产井也纷纷咕噜噜地发声“附和”,老油井重新焕发生机!

  让技术“走出去”,把效益“带进来”。今年一季度,中国石油辽河油田不断推动“外闯”思维由“发展自我”向“价值共赢”转变,通过持续输出优势技术、先进管理、骨干人才为合作伙伴提供增值服务,有4300余名员工走出辽河,与甲方共成长。在疫情冲击下,辽河油田外部市场收入不降反增,累计收入达19.3亿元。

  “‘发展自我’更多是强调分流富余力量闯市场。而‘价值共赢’,则要抛开内外之别,让辽河优势技术、管理、人才在更大范围创造价值。”辽河油田外部市场项目管理部党委书记、经理马新民说。

  “感谢辽河同人,帮我们盘活了这些低产井!”五月初,吐哈油田开发处给辽河油田外部市场项目管理部发来感谢信,感谢他们为鲁8区块增产作出的贡献。

  鲁8区块是吐哈油田一个“负效”区块。为改善区块的效益面貌,吐哈油田与辽河油田达成总包协议。3年来,双方技术人员一起,通过实施“稠油调驱”和“二氧化碳吞吐”技术,为鲁8区块累计增油5700余吨。

  创造价值,关键在人。为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辽河油田完善工效挂钩办法,打造人力资源调剂平台,鼓励基层单位把优秀的人才推送到外部市场。“外闯员工平均收入达到内部同岗位的1.5倍,员工们外闯意愿也十分高涨。”辽河油田外部市场项目管理部副经理苑晓龙说,“走出去的辽河人,不仅带上了稠油开发、精细注水等‘金刚钻’,而且带上地热技术、储气库技术等‘撒手锏’,成了甲方的‘香饽饽’。”

  在冀东,辽河油田地热技术人员帮助冀东油田进行地热研究、设计和运维的曹妃甸230万平方米地热供热对外供暖项目,成了中国石油地热标杆项目之一。在吉林,辽河油田工程技术人员带着油井水泥封堵技术来到吉林油田,高效完成封井6井次,为吉林油田双坨子储气库建设贡献了辽河力量……

  有了机制和人才保障,辽河油田探索出一条“以特色技术解决甲方生产难题、向高端市场迈进”的“外闯路径”,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辽河油田外部市场中高端业务占比64%,3年以上长期合作项目、大项目逐渐增多。

  “我们近期有个项目要招标,你们也来参与吧!”4月初,辽河油建公司接到了国家管网建管分公司的投标邀约。甲方主动找辽河油建投标,得益于他们在甲方各管理层中形成的好口碑。

  近年来,在辽河油建承担的中俄东线8个标段、576公里干线建设中,每次都能超甲方预期完成合同约定指标,被国家管网评为“优秀承包商”。“每当甲方有管道维抢修等急难险重任务时,我们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最快速度解决问题。”辽河油建公司经理赵明波说。

  与此同时,在江苏南通,另一支28人的辽河团队正在帮浙江油田管理着苏北采油厂。2021年,浙江油田把苏北油田的日常生产运维整体交托给辽河油田。辽河团队发挥一体化管理优势,应用“高凝油”生产管理经验,“一井一策”优化生产参数,实施高效增产措施20余井次,在减少用工11人的情况下,同比增油20%。

  今年年初,双方续签了5年的总包合同。“外闯市场,短期靠价格、中期靠技术、长远靠品牌。通过管理增值,我们在这里站稳了脚跟。”辽河油田总包团队负责人王海兵说。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15日 02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