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任爽 光明日报通讯员 芦猛
“雁鸣闻三国,虎啸惊三疆;花开香三邻,笑语传三邦。”诗里描写的就是位于我国东北部的边境城市吉林省珲春市,这里地处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交界处,有着“虎豹之乡”的美誉。
“说珲春是‘虎豹之乡’名副其实。”6月初,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珲春分局科研监测中心副主任赵岩像往常一样在山里巡护,并寻找合适位置架设新的红外相机。
为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于2017年开始试点工作,珲春是其核心区。当年,公园开始安装具有AI技术的红外相机,不仅可以联网完成高清图像和视频实时回传,而且能实现土壤、水质等生态因子的采集回传。
“我们管这些相机叫‘兽脸识别’,到现在,整个公园有3万台红外相机。”赵岩说,“每年四五月份开始,就进入了雌虎带着幼崽学习野外生存技能的时节。红外相机经常能捕捉到东北虎的身影,有时候还是全家出动,胖乎乎的小虎崽走不动了,雌虎就会叼着‘虎娃’走,特别可爱。”
2021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分别由试点之初的27只和42只增长至50只和60只,监测到新繁殖幼虎10只以上、幼豹7只以上,并呈现明显向中国内陆扩散的趋势。
珲春不仅是“虎豹之乡”,也是“候鸟天堂”。2月末,珲春冰雪还未完全融化,摄影爱好者谷宝臣就跑到珲春老龙口水库进行拍摄。
6年前,谷宝臣专门买了高速相机和专业镜头用来拍鸟。“那时候,听说有秋沙鸭,但根本看不着。我心想,秋沙鸭可是‘水中大熊猫’,哪儿那么容易看着!”谷宝臣说,“现在,我每次去老龙口水库,都能拍到成群结队的秋沙鸭,这可是珲春独有的景象。”
去年2月,谷宝臣还在珲春敬信湿地龙山湖水库拍摄到20多只白脸琵鹭。谷宝臣感叹:“鸟类是湿地环境的‘裁判员’,它们选定的落脚点一定是生态系统健康、环境优美的地方。”
近年来,珲春积极打造“生态绿”“珲春蓝”,森林覆盖率高达86%,野生动植物资源达1270余种,野生东北虎豹分布数量和密度居全国之首。珲春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森林城、园林城、生态城、绿化模范市等荣誉,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61天。
开放珲春,山青水暖。57岁的王金东做了20多年的边贸生意,是珲春市最早从事对俄鲜活海产品贸易的进口商之一。他说:“以前,咱们吃的俄罗斯帝王蟹需要先转运到韩国釜山,再运进国内市场。2016年,我们公司率先把俄罗斯帝王蟹直接运到威海,再运到大连通关,让咱中国人吃上了‘一手帝王蟹’。”
随着珲春的不断开放,“堪察加—扎鲁比诺—珲春”水产航线开通并日渐成熟,王金东也将运输线路转移到这条航线上。他说:“线路转变后,从捕捞到上餐桌,我们不到一周就能吃到俄罗斯帝王蟹。运输时间节省了四五天,帝王蟹更新鲜,销售价格也更便宜。”
2021年,珲春禾合海鲜市场进口总量达4260吨,实现贸易额12.6亿元。今年,王金东还将借助“堪察加—扎鲁比诺—珲春”水产航线,将牡丹虾和北极甜虾等新鲜的俄罗斯海鲜送上百姓餐桌。
企业发展的背后是珲春这座内陆城市开发开放、“借港出海”的生动故事。珲春位于吉林省的最东端、图们江入海口附近,拥有4个国家级口岸,距日本海只有15公里。但这里曾经因为对外通道不畅,成了吉林省对外开放的“口袋底”。
1992年,国务院批准珲春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同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开发区——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珲春,开启了开发开放的新征程。
“珲春开放后,外国的化肥、钢材、海产品运进来,我们的服装、糖酒、粮食走出去。大街小巷都能看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一抬头就能瞧见塔吊长臂在空中忙活着,各式各样的企业成立了,一辆辆‘卡玛斯’‘拉达’开过珲春河。”1992年到珲春工作的市民卜丽峰回忆说。
开放后的珲春换了模样。2000年4月28日,“中国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韩国束草”陆海联运航线开通,打开了珲春“借港出海”的生命线。2020年,珲春成功获批海洋经济示范区。到这一年,珲春域内海产品大部分外销到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小部分销往国内大中城市,直接消化或再出口。2021年4月,“长珲欧”货运班列开始常态运行。这一年,珲春对俄口岸进出口货物320万吨,是1992年的30多倍……
6月,走进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19号小区,忙碌的施工场景映入眼帘。这里将建成珲春发展对外贸易和海洋经济的另一标志建筑——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海洋经济科技企业孵化园。
“整个孵化园占地面积约6.84万平方米,预计今年10月交付使用。”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天成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工程部负责人赵林桉介绍,孵化园不仅包括会展区和研发孵化区,还专门设计了专家公寓区,为入园的高层次人才和专家学者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30年前,“七十(其实)一栋楼,九十(就是)一条街”是民间对这座边陲小城的诙谐描述。开发开放30年来,珲春实现了区面积从4.83平方公里到29平方公里的跨越。
30年后,近海却无海的珲春做活了海洋经济,成了远近闻名的“海产城”、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海产品加工集散基地,曾经的“口袋底”变成了东北亚国际合作的“最前沿”。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21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