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民乐创新:思路要打开,本真要守住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民乐创新:思路要打开,本真要守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8-16 04: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张梦丹(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与法学学院讲师)

  近日,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完成了第四轮驻场演出。作为国内首个驻场演出的原创音乐品牌,《海上生民乐》三年驻场演出100场,虽然无法跟爆款舞剧、音乐剧、话剧相比,但也创造了属于民乐的传奇。

  民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中的音乐基因,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从《高山流水》到《二泉映月》,从《紫竹调》到《茉莉花》,我国历史上曾出现大量广为流传的优秀民乐作品。

  然而,过去几十年,随着包括流行音乐在内的各种音乐形式的兴起,人们在音乐审美上有了更多选择,民乐日渐受到冲击——观众流失,市场萎缩。民乐遭遇发展困境,除了外在因素,也跟自身创新不足有很大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民乐创新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缺乏创新曲目,鲜有佳作推出,人们对民乐的了解长期停留在《二泉映月》《高山流水》《十面埋伏》等老作品上。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民乐要想重新赢得受众,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

民乐创新:思路要打开,本真要守住

《海上生民乐》演出现场 资料图片

  民乐进行创新,首先要打开思路,冲破思想的藩篱。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民族乐器明亮的音色适合独奏,不适合合奏,更不适合交响化;如果交响化,民族乐器的优美音色与特殊演奏技法就会被削弱甚至被抹杀掉。受这种观点影响,一些民乐人形成了一种江湖艺人的文化心态,只注重对自身技艺的磨炼,却忽视了集体合作,没有形成共同发展的集群的力量。

  事实上,要表现民乐丰富多样的内涵,交响化完全是一条可以借鉴的路径。过去,西洋管弦乐的发展也曾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演奏到交响合奏的过程。近年来,以中央民族乐团为代表的文艺院团,在民乐交响化方面,大胆创新,不断突破,已推出《又见国乐》《红妆国乐》等广受欢迎的作品,让民乐与交响共奏出和美之音。前段时间举办的全国民族器乐展演,也出现了民族交响曲《水阔山海间》、民族交响音画《孙子兵法·回响》等不错的民族交响乐作品。这说明,民族乐器不适合演奏交响乐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卓别林曾说:“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一些具有实验性质的民族交响乐作品取得了成功,说明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出路。

  交响化不是民乐打开思路、进行创新的唯一路径。一种充满创新精神的艺术,从形式到内容再到宣推,都应该是充满新意的。比如,利用跨界合作创新民乐的演出形式,利用短视频等新的传播手段进行宣传推广,这些都是可以尝试的举措。

  前面提到的《海上生民乐》,就以创新的形式和内容颠覆了很多人对民乐演出的传统印象。演出一开始,各种民族乐器轮番登场,展现出民乐丰沛的艺术表现力。同时,数字技术融合书法、国画等元素,并通过音乐、光影、舞台空间的有机融合,构筑起多元交融的光影视听效果,打破了传统的听觉疆界,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享受。

  《海上生民乐》的成功提示我们,民乐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多种可能性。但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形式创新,一方面可以尝试、探索,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走入误区,不能把一味追求感官刺激作为民乐创新的审美取向和评判标准。正如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吴玉霞在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独特的音韵格律,讲究听觉和味道,音色丰富、旋律性强是民乐的优势,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更不能为了‘炫技”而“炫技’。‘快和响’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民乐创作与作品表达,过于追求谱面‘图式’、表面‘格式’或外化‘取悦’都不可取。”

  在汉唐时期,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交流融合,使当时的乐坛异彩纷呈,面貌一新,中国民乐由此发展出多种不同的流派和曲调。今天我们熟悉的二胡、扬琴、胡琴、葫芦丝等民族乐器,都是音乐文化融合的成果。这告诉我们,发展民乐,关起门来是不行的,必须加强与世界的交流,主动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音乐中汲取营养。

  可是,近年来提到民乐和西洋乐,社会上总有种将二者艺术特色的不同刻意夸大、在二者间有意无意制造对立的情绪。比如,一些学西洋乐的觉得民乐“太土”,学民乐的觉得西洋乐“假正经”。其实,民乐和西洋乐是平等的,它们之间并不是“一山不容二虎”的状态。站在民乐的角度,不管别人如何看待我们,我们自己首先要有文化自信。同时,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向包括西洋乐在内的所有艺术形式学习借鉴。唯有如此,才能打开视野和格局,才能让民乐真正走出困境,重新焕发活力。

  民乐创新,思路要打开,本真也要守住。这里的“本真”包括民乐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民乐独特的韵味等。这要求在推进民乐交响化的过程中,不能将民乐交响化简单地搞成交响乐队化,而是要根据不同的作品展开想象,研究出乐器搭配与融合的具体方法。如果不顾中西方音乐的巨大差异而生搬硬套,或仅仅按照西方交响乐队的规模与建制来组建民族乐队,结果可能是东施效颦。

  此外,民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忽视作品的内涵和意境。如果民乐作品只追求现代音乐的形式,而忽视自身文化内涵,即使流行速度快、传唱度高,最终也会陷入“口水化”,那样不仅无助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而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在传承发展民乐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丢失民乐深刻的精神内涵,同时要放弃曲高和寡的姿态,积极吸收包括西洋乐在内的其他艺术形式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典雅含蓄、能够诉诸内心的民乐作品。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16日 13版)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