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蓄力突破,跑出发展“加速度”——山东省菏泽市持续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蓄力突破,跑出发展“加速度”——山东省菏泽市持续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1-29 04: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冯帆 光明日报通讯员 陈新振 王亮 张啸

  冬日,阳光洒落在山东省菏泽市现代医药港健康科技产业园,这里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车辆往返穿梭、作业忙碌,泰祐药业等项目施工建设如火如荼。“我们将严把质量关,加快施工进度,尽早完成交付。”泰祐药业技术部经理孟强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近年来,菏泽市增强改革韧性、激活内生动力,坚定不移推进“四个突破”,跑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找准了一条错位发展、差异竞争的创新赶超新路径,成为山东省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地市之一。

蓄力突破,跑出发展“加速度”——山东省菏泽市持续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在菏泽市郓城县一家玻璃制品企业,工人们正在挑拣打包化妆品瓶。苏亚摄/光明图片

  1.特色产业蝶变跃升

  菏泽市种植牡丹历史悠久,始于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自古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牡丹,是菏泽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也是菏泽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产业。

  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牡丹籽油软胶囊,获得国内首个该类保健品产品注册证书;康普深耕牡丹籽油的制取技术,成功研发出“医美级”牡丹籽油,并承担山东省牡丹籽油高质开发示范项目;瑞璞公司专攻“彩色油用牡丹”“鲜切花牡丹”,两项技术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菏泽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着力推动牡丹“链”上生长,实现美丽蝶变。

  花可赏、根入药、籽榨油、蕊制茶、瓣提露……在菏泽,牡丹早已跳出单一观赏用途,牡丹产业从种植、种苗、切花、观赏,向医药化工、日用化工、食品加工、营养保健、畜牧养殖、工艺美术、旅游观光、食用菌、新型材料九大领域不断延伸,形成全产业融合发展的完整链条。

  中国牡丹芍药学会副秘书长庞志勇告诉记者,目前,菏泽市牡丹区牡丹产业带动5万余名村民从事牡丹苗木、温室牡丹、牡丹深加工等相关产业,牡丹成为当地的“产业花”“富民花”。

  “每年8月下旬到次年1月,是牡丹种苗的出口旺季。在菏泽,有7家出口牡丹种苗的企业,经营的牡丹主要出口到荷兰、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等国家,涉及九大色系100多个品种。现在,菏泽牡丹种苗占据全国出口牡丹种苗的85%。”温德霍斯特(菏泽)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奇说。

  除了牡丹种苗,各种以牡丹为原料的产品也“飘香世界”。在龙池牡丹实业有限公司展厅内,牡丹籽油、牡丹面膜、牡丹糕点、牡丹化妆品、牡丹洗化品等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蓄力突破,跑出发展“加速度”——山东省菏泽市持续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菏泽市一条电动叉车作业生产线上,工作人员正在忙碌。新华社发

  如今,菏泽市培育了16家牡丹深加工企业,设立20家科研机构,开发出260多种产品,推动牡丹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目前,菏泽牡丹产业总产值已超过百亿元。

  菏泽市抢抓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和新一轮“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等机遇,加快转换产业赛道,不断推动特色产业拔节生长,全面激发发展活力、创新能力和内生动力,着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2.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

  “旧电池废弃处理,一方面会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就是回收废电池,进行重新利用。”龙蟠科技山东产业园行政经理李树昌介绍,产业园落户菏泽市鄄城县后,多个项目陆续签约落地。其中,2.5万吨美多锂电池回收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北方地区最大的单体锂电池回收项目,锂回收率高达92%,镍钴回收率高达99.5%。该项目投资6.7亿元,从2022年9月开工建设,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5亿元。

  新能源新材料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动能的重要领域。菏泽市立足新发展理念,紧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超前布局新兴产业,围绕锂电池材料生产、回收利用,着力打造百亿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

  从2021年40万吨的可兰素项目率先落地,到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15万吨锂电池电解液等7个项目共同布局,通过集群发展、链式培育,从最初投资3亿多元的单体项目,衍生成为计划投资超137亿元、占地近1300亩的科技产业园区……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个、从项目到链条,不到3年时间,菏泽市实现了在新能源产业的超前布局,抢占了技术制高点。

  这与菏泽市和鄄城县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分不开的。在可兰素项目签约落地后,鄄城县就成立了龙蟠科技服务专班,由县级领导牵头包保驻点,有关责任单位全力靠上,帮助企业办理注册、环评、能评、安评等相关手续。另外,当地还为企业配套建设厂房等,保障项目以最快速度投产达效。

蓄力突破,跑出发展“加速度”——山东省菏泽市持续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菏泽市东明县沙窝镇尚庄新村。董志超摄/光明图片

  “当地还专门为我们配备了‘企业秘书’,长驻园区,为我们提供24小时贴身服务,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龙蟠科技山东产业园总经理吕从江说。

  如今,菏泽市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聚焦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以赴抓谋划、强招引、促落地、优服务,不断加快壮大新能源优势产业,提升新能源产业竞争力。

  市场经营主体是经济运行的“细胞”。一般而言,一个城市市场经营主体数量越多,这个城市的经济就越活跃、越发达。据相关数据统计,近5年,有6595家省外企业迁入山东,其中1130家省外企业迁入菏泽市,迁入数量位居山东省16地市第1位。越来越多的外地企业为何青睐菏泽?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增强优质项目落地的重要‘磁吸力’。”在吕从江看来,从项目建设到落地发展过程中,政府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询问困难、解决问题,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良好的营商环境,坚定了企业投资的信心和决心。

  3.黄河滩展开新画卷

  “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曾是黄河滩区群众艰苦生活的写照。

  “以前的家是年年淹、年年建、年年换,在我记忆中,我们家就盖了八次房,从小就盼望着能有一个安稳的家。”菏泽市东明县长兴集乡竹林新村74岁的农民画家毛吉志从小生活在黄河岸边,养成了通过画笔将所见场景记录下来的习惯。

  过去,他的画笔下多是滩区群众饱受黄河水患的场景。2021年,历时五年、投资150亿元的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重大民生工程全面完成,滩区群众喜迁新居,圆了期盼多年的安居梦。如今,毛吉志用一幅幅画绘出了滩区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新生活。

  “现在,村里路宽了,村庄也美了,还有广场让大家放松娱乐。”菏泽市鄄城县旧城镇西刘楼村村民吴梨娟说。

蓄力突破,跑出发展“加速度”——山东省菏泽市持续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鄄城县旧城镇是典型的滩区乡镇,自迁建后坚持以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建为抓手,通过“联村共建、统筹规划、示范带动”的方式,由点向片、扩片成面,推动示范片区内多元素融合、多产业发展,一幅“乡土味、古鄄韵、黄河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我们探索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新模式,流转土地5000余亩,发展规模种植产业,亩均增收2000余元,带动村集体增收50万元。”旧城镇党委副书记、旧城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党委书记朱伯达介绍,截至2023年12月,片区内六合新村、葵堌堆村、西刘楼村等10个村集体收入均超过10万元,其中4个村集体收入超过100万元;片区建立链条式管理机制和“八步工作法”,实行结对帮扶政策,推动各村整体提升、融合发展,支起乡村振兴的“顶梁柱”。

  为壮大乡村振兴“主力军”,旧城镇大力发展“归雁经济”,招引20余名青年人才创办文旅、电商、服装、地毯、工艺品加工等产业项目23个,带动周边1500余名群众就业增收,实现新增利税300余万元。

  “我家孩子小,不方便外出务工,之前找不到地方挣钱,现在每天不用出村就能到车间上班,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啥都不耽误,家里生活条件改善了不少。”六合新村村民周建梅说。

  如今的菏泽,在经济社会发展多项重点指标中增速居山东省第一,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三产协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高质量发展的底气越来越充足。

  《光明日报》(2024年01月29日 05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