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启航!大运河》:呈历史文脉 展万千气象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启航!大运河》:呈历史文脉 展万千气象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6-19 05: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杨明品(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大运河承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也见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正成为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动故事。今年恰逢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江苏卫视推出的文化节目《启航!大运河》以文化探访团的沿河探访为经,以大运河的古今故事为纬,营造沉浸式的文化寻访场景,勾连起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再现当年的市井烟火。作品以新创意、新叙事、新技术展示大运河的独特魅力,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纵贯南北的“运河文化漫游”。

  大运河这本“活百科全书”涵盖了历史、人文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如何创新性地解构其中蕴含的丰富内容,成为节目面临的首要问题。以往的电视节目在讲述长江、运河、丝绸之路这类文化题材时,主要采取空间视角。而《启航!大运河》打破了这种线性结构,创新性地在空间中融入时间,形成时空杂糅式的拍摄方法。嘉宾看似沿河漫步、信口漫谈,实则聚焦运河价值功能,将“国运命脉”“漕通九州”“工业摇篮”“文脉汇流”“拓展文明”等十个横向主题一一解读。由各个专业领域专家组成的文化探访团,具有多维度的知识结构,围绕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社会、艺术等多元视角,清晰勾勒出大运河从起源到发展的历史经纬,以独到的方式呈现其中蕴藏的精神价值和人文内涵,找到了大运河文化故事的新“打开方式”。

  长期以来,尽管有众多电视文艺节目聚焦大运河,但多以纪录片和专题片为主。《启航!大运河》另辟蹊径,采取文化节目的形态,以和观众话家常的语态,生动解构大运河中蕴含着的厚重、博大、深邃的文化命题,增强受众亲和力。嘉宾带领观众探访北京、扬州、开封、苏州等地,亲睹大运河上的船来舶往,走进大运河文化的历史现场,展示大运河在交通、经济、政治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大运河沿岸历史人文景观的变迁。在开封,嘉宾探访古代民居的建筑遗存,仿佛“穿越”时空,踏入《清明上河图》之中,感受北宋繁华;在苏州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他们又亲临小桥流水,实地感受《平江图》中所展现的水路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寻访南宋时期和现在苏州城相对应的街坊、河道与桥梁。节目用生活化的叙事传达厚重主题,在从古到今的运河生活图景、百姓的市井烟火和故乡依恋中讲述着运河的温暖故事,窥见运河博大精深的文化和运河沿线人们积极乐观、创新进取的精神面貌。

  面对历史场景、地理构造、水利科学原理等知识性话题,《启航!大运河》采取“活化”表达,借助多种技术手段,强化观众的直观感受。首期节目拍摄嘉宾游览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时,利用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智能化地展现大运河的未来景象;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嘉宾给小朋友们讲解张巡守睢阳的历史时,节目通过CG动画形式复原出这段历史故事。这些技术形式交融古今,用科技手段赋予历史以灵魂、赋予文化以生命,拓展了主题表达的纵深。

  中国大运河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熠熠生辉。《启航!大运河》以新方式呈现古老运河的时代风貌,表达中华文明的时代价值。这是对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益探索,将引导越来越多的人徜徉在大运河文化之中,在中华文明中汲取滋养和力量。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19日 15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