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评析】
作者:吴 灿(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夏鼐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中论述了文明三要素:城市、文字和冶炼金属。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城市”。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无论塞北江南还是边疆内陆,凡有人烟之处,无不“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距今6000年前,湖南澧县城头山的先民就开始修筑城池,城市的规模与功能,工程的规划与施工,都领先于当时的世界。距今5000多年的“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2019年,它和平遥古城、丽江古城、澳门历史城区等一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文明的进步,总是和城市的繁荣紧密相连。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大大小小的城市,遭遇过数不清的兵燹之厄与水旱之灾,但始终都能够浴火重生,且一直以它的坚固伟岸之躯,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平凡烟火。然而,农耕时代的城池抵御了冷兵器的隳突,却没能挡住现代化的碾压。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部分保护不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通报》,批评了部分城市在古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老城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老城承载着独特的地域风情。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纽约、东京等城市都是一样的高楼大厦,外观、风貌和规划上高度相似,唯有老城能拉开文化与地域的差别,彰显“我之为我”的独特魅力。如丽江古城的灰瓦、白墙和天井,展现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色;平遥古城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街衢对称,形成了传统礼制的格局;徽州古城民居中的马头墙、小青瓦搭配着徽州三雕,以及时常可听可赏的徽州民歌或徽剧,构成了独特的徽派韵味。其二,老城承载着丰厚的历史记忆。每一座老城,都是一部活生生的书,也记载着宏大的历史事件。如位于京杭大运河中心点的台儿庄古城,在数千年的航运沉淀中,产生了北方大院、江南水乡、徽派、闽南、欧式、宗教、岭南、鲁南等八种建筑风格。近代抗日战争时期,又因台儿庄大战名垂青史,保留了世界面积最大的二战遗址区,“无墙不饮弹,无土不沃血”。漫步于老城中,看见满墙的累累弹痕,能切身感受历史的枪林弹雨。
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老城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重要价值,党和国家一直都高度重视老城的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市考察时指出:“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2021年,《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明确提出,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增加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和历史地段的公共开放空间,补足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老城”的“老”,只体现在建筑古旧与文化的传统,至于生活在其中的人,则始终都是鲜活生动的个体。保护老城的最佳状态,是让一群现代人生活在传统的氛围中,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老城的保护,不需要“冷冻式保护”或者“标本式保护”。保护老城,首先是留住居民。所有老城改造失败的案例,几乎都是将原来的居民迁出去。没有烟火气,缺乏人情味,导致一座原本充满生机活力的老城,变成了冷冷清清的建筑博物馆,久而久之,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而且糟蹋了文化遗产。“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的提出,为老城的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至今为止,我国有142座古城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们与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200余片历史文化街区、6.35万处历史建筑、8155个中国传统村落,形成了特色鲜明、类型丰富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也构筑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综合、最完整、最系统的载体。保护好以老城为主的文化遗产,就是在增强民族的历史认同,也就是在呵护我们的独一无二的文明记忆。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27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