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河北蔚县:融融春色生纸上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河北蔚县:融融春色生纸上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2-09 05:4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山河遗珍】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光明日报通讯员 郭函冲

  “这个剪纸真漂亮,怎么做得这么细致!”游客指着墙上那幅栩栩如生的花鸟剪纸惊叹道,“这些颜色真是巧妙,剪纸的刀工也精致,看上去像是浮雕一样……”近日,在河北蔚县蔚州博物馆的剪纸艺术展展厅内,游客们围在展柜与展示墙前,口中不时赞叹。

河北蔚县:融融春色生纸上

人们在欣赏蔚县剪纸作品“富贵九鱼”。耿俊摄

  展厅内,五光十色的剪纸作品在灯光下格外引人注目,剪纸中的人物跃然纸上,或喜笑颜开、眉飞色舞,或沉思凝视、目光深邃,剪纸细节处理精准,让人物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河北蔚县:融融春色生纸上

  河北省蔚县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佃亮创作的蛇年新春剪纸作品。河北省蔚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蔚县剪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蔚县剪纸的独特之处在于“刻”而非“剪”。剪纸艺人们使用特制的镞刀,在薄薄的宣纸上刻制图案。这些镞刀有粗有细,粗的如钉状,细的如绣花针。刻制过程中,艺人们执刀与纸面垂直,下刀刚劲有力,走刀流畅圆活,再点染上明快的色彩,使得剪纸作品玲珑剔透、层次分明。与传统的剪纸相比,蔚县剪纸更注重细腻的刀工和鲜明的色彩,每一张剪纸,都是工艺师们用心雕刻出来的艺术品,反映着丰富的地方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河北蔚县:融融春色生纸上

  河北省蔚县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佃亮创作的蛇年新春剪纸作品。河北省蔚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一张宣纸通过手艺人的理解,经由手中的镞刀,最终成为一幅老百姓喜爱的作品。”蔚县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佃亮说道。心灵手巧的蔚县人,不断推陈出新,在创意上下功夫,在传承上促发展,让蔚县剪纸走进千家万户。

河北蔚县:融融春色生纸上

河北省蔚县“剪纸侯”工作室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剪纸上色。何大为摄

  一把刻刀,一张纸,人们用简单的工具,易得的材料,刻出平淡生活的盎然春色。不断展现时代新貌的蔚县剪纸,将情趣与生活结合,将乐趣与事业结合,将艺术与产业结合,擎起一面民间艺术的大旗。

河北蔚县:融融春色生纸上

河北省蔚县剪纸艺人在进行刻纸。刘利锋摄

  “蔚县剪纸一直坚持与时俱进,甚至带动村民致富,这既是一种自然传承,也使我们的剪纸有了顽强的生命力。”走进蔚县南张庄村的剪纸体验中心,游客仿佛穿越到一个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工作人员在传承人的指导下,正在进行着精细的刻制工作,大刀阔斧的雕刻和细腻入微的染色技艺交织在一起,展现着蔚县剪纸的独特魅力。游客们驻足观看,沉浸在这门古老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近年来,被誉为“中国剪纸第一村”的南张庄村将剪纸技艺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文化与旅游紧密融合,走上“创意引领、基地带动、科技提升、品牌经营、融合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南张庄村的剪纸作品远销至欧美、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文化品牌。

河北蔚县:融融春色生纸上

河北省蔚县当地小朋友在粘贴剪纸窗花。河北省蔚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推陈出新,超越自我。蔚县剪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正凭借创新产业模式和文化传承焕发新的生机。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09日 10版)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