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一季度——全国法院完成信用修复超四十万人次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一季度——全国法院完成信用修复超四十万人次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4-08 03: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北京4月7日电 记者俞海萍、通讯员石卓颖从最高人民法院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一季度全国法院新纳入失信名单39.42万人次,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同时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失信名单人数延续了2024年的负增长趋势。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最高法介绍了人民法院深化交叉执行、规范执行工作情况,并发布首批执行实施专题指导性案例。

  法院执行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关乎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兑现,关乎司法权威和公信力。最高法研究室主任周加海介绍,2024年全国法院共执结911.82万件案件,执行到位金额超过2万亿元,积极推动将胜诉当事人“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服务法治社会、诚信社会建设。

  发布会上,最高法执行局局长黄文俊介绍,交叉执行是最高法持续推进执行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近年来执行工作的重点,备受社会关注。推行一年半以来,人民法院通过交叉执行化解了许多重案、难案、骨头案,取得了显著成效,并逐步成为执行条线常态化、长效化的日常工作。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全国法院交叉执行案件近30万件,取得实质进展或化解近15万件,执行到位金额将近1600亿元。

  最高法当日还发布了6件执行实施专题指导性案例,这是自2010年指导性案例制度建立以来,最高法首次发布执行实施专题指导性案例,涉及提级执行、集中执行、指定异地执行等交叉执行方式的运用,执行立案前保全扣划措施的适用等,有效满足司法实践需要,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8日 04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