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改进文风大家谈】
作者:霍四通(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望道研究院副院长)
文风和修辞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概念。树立科学的修辞观是端正文风的必要前提,因为撰文著论本质上就是一种修辞活动,而不良文风,正源于对社会语境缺乏洞察、对主题内容缺乏敬畏、对听众读者缺乏尊重,这些都是不讲修辞的表现。
布封云“风格即人”,我们也常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风见人品,一个人、一个部门的“人格形象”通过其话语文章呈现出来。亚里士多德推崇“诉诸人格”,就是要利用这种建构人格增强劝服效果。短、实、新文风折射的是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作风,畅通透明、良性互动的社群关系,打破条框、厉行改革的开拓进取精神;而长、空、假文风则拖沓敷衍、文过饰非甚至弄虚作假,在其背后作祟的是把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的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
修辞是从无到有的创造,语言活动处处皆修辞。西方古典修辞学的“五艺”,就涵盖了公众演讲的取材、谋篇、措辞、记诵和登台等各阶段。我们日常执笔,从提出问题、调查研究、形诸文字、修改润色到最终发表,须臾离不开修辞判断,哪个环节掉链子,都会导致不良文风。健康清新的文风离不开修辞思维的支撑、保障。
作文要讲修辞,但也不能过度。修辞学常区分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消极修辞是基本,以明确、通顺、平匀、稳密为标准;积极修辞则借比喻、排比等辞格增强体验性、生动性。两种修辞并无优劣之分,各有所宜,也很难决然分开。我们日常工作一般都以传递信息为主,对标的当然还是消极修辞,雕词琢句、舞文弄墨只会适得其反。《修辞学发凡》说:“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修辞贵在“适切”“辞达而已矣”,只要是发自内心,弘扬真善美,哪怕朴实无华,它同样会让人“眼睛一亮”,是能打动人的好文章。
孔子言“修辞立其诚”。有人将“诚”释为义理之“道”,有人解作性灵之“情”,其实都偏于一端。“诚”者“不贰”也,这句话讲的还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即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形式和内在完美结合的“文质彬彬”。这正是我们所应不懈追求的修辞人格,对于今天改进文风仍有重要现实意义。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25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