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选择之后,更需主动探索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选择之后,更需主动探索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5-27 03: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一线讲述】

  作者:赵鑫鹏(中国人民大学2021级“强基计划”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学生)

  我从小读书比较杂,诗词、小说、史书、地图、字典、药方,只要看着有趣,就统统拿来读一遍。父母也很支持,常常陪我在书店逛上一整天。正是这种无拘无束的阅读体验,使我对语言文字产生了兴趣。于是在四年前,我报考了“强基计划”,走进了中国人民大学。

  我发现,强基班制定的培养方案不管多么详尽,也很难将每位同学的情况考虑周全,需要我们主动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我的强基学习是从独立摸索起步的。那时,我泡在图书馆,广泛阅读通论性质的著作,初步认识古文字学的整体面貌和分支学科;其后又学会了熟练浏览学术网站、阅读某一领域的研究综述、回顾知名学者访谈等方法。

  严格来说,我有两位导师,一位是学院配备的新生成长导师,还有一位是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刚入学时,多亏了这些老师的引导与鼓励,我才能安心读书和学习。新生成长导师时常与我联系,关心我是否适应大学生活,询问我学业方面有哪些困难。遇到难以理解的理论问题,我向她请教,她很快便会回复几大段文字,将与之相关的研究进展一一介绍,条分缕析,语句严谨。有时,她还会举出类似的实际案例,引导我自己分析和思考。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所教课程几乎覆盖了我的全部本科时光。他授课从容、幽默、思维缜密,总能用清晰的逻辑框架串联起丰富的材料,既介绍学术史上的重要成果,又同我们探讨古文字领域的前沿问题。

  学古文字有什么用?“强基计划”能否真正培养出古文字人才?这些年,我总能听到这些质疑声。“强基计划”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其创办目的本就是为基础学科发展输送人才。从个人层面来看,古文字学是一门相当强调学科交叉的学科,研究古文字很能锻炼人的逻辑推理能力,这种能力在当代社会是极为重要的。研究古文字的意义未必“立等可见”,但这一过程对我的塑造与锻炼很可贵。

  实话说,与普通本科班相比,强基班的竞争压力相对小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进入强基班就可以放松下来。今年是我本科的第四年,也是“强基计划”的本研衔接阶段。若通过转段考核,就可以提前修读硕士阶段课程。在未来的学业生涯中,我将努力做到“既专且博”,成长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27日 13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