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秦腔版《红河谷》首演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秦腔版《红河谷》首演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7-14 04: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李洁 张哲浩

  7月11日,秦腔版《红河谷》在陕西大剧院首演。这部作品以1904年“江孜战役”为历史基底,聚焦藏汉儿女丹珠、洛桑、雪儿在抗英斗争中的生死抉择。与同名的电影不同,戏曲版以藏族少女丹珠为核心,将其“敢爱敢恨、舍生取义”的形象推向舞台中央。

  首演当晚亮相的是“梅花版”阵容。二度梅花奖得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饰演的丹珠以“甩袖”“开打”的秦腔程式演绎藏族少女的刚烈,又以特色舞蹈的旋转韵律展现雪域儿女的炽烈,尤其在“舍身取义”桥段,她高唱“血水盖不住冰山的洁白,野火烧不尽遍地的干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边肖、赵扬武、李军梅、李小青、王航等五位梅花奖得主分别塑造洛桑、雪儿等角色,藏汉青年“沼泽救护”时的默契配合、抗英战场上的背靠背厮杀通过“唱做念打”的融合得到了鲜明呈现。

  当大幕落下,丹珠的歌声仍在回荡:“美丽的河谷我的家,长出的还是多情的花。”此时,舞台上白牦牛、哈达等民俗符号再次集体亮相,在灯光下组成“高原图腾”……

  值得关注的是,剧中青年演员组成的“青春版”也在首演前的彩排中亮相。“‘双版本’创排正是为了让民族故事在不同代际的观众中都能找到共鸣。”李梅表示,这种“老带新、AB组”的创作模式已成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人才培养的传统。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14日 09版)

[ 责编:姜姝琪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