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乘“数”而行,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乘“数”而行,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0-16 04: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经济界面】

  光明日报记者 董 蓓

  通过VR、AR设备“试穿”最新上市的服装,在无人超市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无感支付”,跟着“AI导游”沉浸式畅游智慧景区和博物馆……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落地,数字消费已从概念走向生活日常,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

  近日,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14项任务举措,推动扩大数字消费多元化供给,创新和丰富数字消费场景,促进数字消费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

乘“数”而行,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在新疆阿克苏市新疆红旗坡农贸物流园,“95后”电商米尔扎提·卡米力在直播带货当地农产品。新华社发

  提质扩量,丰富数字消费优质供给

  近日,“购在中国·2025数字消费嘉年华暨杭州数字贸易时尚消费周”在浙江杭州湖滨步行街拉开帷幕。

  漫步于杭州湖滨步行街,仿佛步入一座“黑科技实验场”。街区中央的“西子魔盒”双面裸眼3D大屏格外引人注目,以“视觉魔法”呈现国内外潮流科技产品,打造出“可看、可感、可购”的科技消费场景。现场还集结了一键退税终端、无人值守的银河太空舱快闪店,以及AI丝巾定制、AI试妆等智慧服务,处处洋溢着科技与未来感。

  数字消费是新型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数字产品消费、数字服务消费、数字内容消费以及通过数字渠道实现的消费。从规模来看,据商务部测算,2024年我国居民数字消费规模达23.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居民消费的44.2%。

  《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内容高质量发展,通过丰富数字消费领域供给,创新数字消费场景,来释放多样化、品质化消费潜力。

  在“2025深圳新型消费季”启动仪式上,深圳于南头古城打造了“古城+AI消费+首发经济”的沉浸式体验场。“黑科技”碰撞国货潮品,活动汇聚众多本土品牌,现场展示了AI翻译耳机、智能穿戴设备、AI家庭机器人等潮流科技产品,将融合AI技术的定制化文创产品推向市场,展现“科技+文化”的跨界创新成果。

  广东省深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统筹推动全国首个机器人街区和剧场落地龙岗,试点打造集机器人剧场、实验场、6S店、零部件超市于一体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示范街区。届时,市民可在此体验机器人提供的各项服务,参与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机器人演出,沉浸式感受“人机共生”的未来生活方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楠玉指出,以网络购物、线上线下融合、数字化引领“互联网+服务”等为主要形式的消费新业态蓬勃发展,对保障民生、释放消费潜力、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拓展内需新空间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今年以来,商务部组织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推动商品消费提档升级,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实现消费平稳增长。”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透露,将重点从加强活动引领、打造平台载体、创新多元场景三方面发力,更好发挥数字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乘“数”而行,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日前在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开业,为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搭建了桥梁。新华社发

  数字赋能,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

  今年国庆假期,在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一座融合智能服务与沉浸式体验的“AI游西江”体验馆成为景区新亮点。扫码购票、AI身份认证、刷证入园一气呵成,馆内的漫画风AI拍照、互动抽奖与个性化勋章制作等趣味项目,将排队等待时间转化为欢乐体验,一张张标注实时定位与推荐路线的手绘导览图,更成为游客探索苗寨的智慧向导。

  “AI游西江”线下体验馆的落地,是科技赋能文旅产业的一个生动缩影,通过智能技术提升服务和体验,为更多传统景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参考。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全国多地展开实践。这些创新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也推动着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三彩腾空马轻盈掠过观众掌心,鎏金走龙在光影交织的山水画卷中踏云腾雾,古老的编钟随着手势挥动奏出清越乐音,历史与科技的对话生动上演。近日,西安博物院推出全国首个应用FV3D数字化场域技术的《西博宝藏》文物数字艺术互动项目,让沉睡千年的馆藏珍品在虚拟世界中“活”了起来,为观众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阻隔的沉浸式文化旅程。

  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这种MR(混合现实)技术场景化应用还将延伸至西安博物院《碗礁瓷语——碧波启封的丝路时光舱》展览,数件精美瓷器将突破展柜的物理限制,“悬浮”于观众指尖,观众可通过缩放、旋转细致品鉴其釉色纹理与制作工艺。

  “数字技术是数字消费的基础支撑和增长动力。”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指出,《指导意见》突出数字技术创新驱动,围绕落实“人工智能+”行动,鼓励企业加速研发创新,推进人工智能与更多消费领域融合应用,引导数字化赋能文博场馆、旅游景区、休闲街区,打造沉浸式、体验式的多元化消费场景,激发数字消费创新活力。

  专家表示,从产业端看,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化、专业化迈进;从消费端看,数字消费正在重塑居民消费结构,直播电商、在线教育等新业态持续释放消费潜力。随着政策措施逐步落地,数字消费将成为扩大内需的“新引擎”。

乘“数”而行,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河南洛阳市涧西区未来城科幻乐园内,孩子们在体验VR虚拟技术沉浸式场景。新华社发

  智慧便民,数字生活普惠千家万户

  周末,家住上海普陀曹杨三村的退休老人陈阿姨打开手机,指尖轻触“随申办”上的曹杨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圈”板块,在社区食堂的助老餐单上选了一份午餐。不多时,热气腾腾的饭菜便送到了家门口。

  日前,“美好生活掌中宝”曹杨场景(1.0版)15分钟数智生活圈应用正式上线,通过这个入口,居民能快速查阅社区设施信息、预约社区活动等,享受便捷、智能的全新数字化体验。针对社区内老年居民过半的特点,“掌中宝”专门设计了“长者之家”适老化界面,让老年居民也能拥抱数字生活,轻松实现社区食堂订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号等掌上服务。

  数字消费是数字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指导意见》聚焦美好数字生活需要,坚持促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持续创新数字产品与服务供给,聚焦生活服务、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民生领域,通过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发展“人工智能+医疗卫生”、老年数字文化体验等服务,高质量打造智慧化服务应用场景,让消费者充分享受美好数字生活。

乘“数”而行,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在山东曹县某汉服基地,网络主播在推介汉服。新华社发

  10月11日,在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移动爱购”数智生活商城正式揭开了面纱。这个深度融合数智科技的全场景智慧生活服务平台不仅是一个购物渠道,更是集数智产品、资源回馈与智能服务于一体的新入口。

  商城的核心数智引擎,是中国移动的“灵犀智能体”。通过这位“智能小伙伴”,不仅能完成查询积分、心仪产品一键订购、物流实时跟踪等操作,更能享受到“私人定制”的个性化服务——“灵犀智能体”能够深度学习用户偏好,提供精准的产品推荐和个性化的生活方案,成为消费者专属的“智能生活管家”。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执行院长刘艳芳指出,服务消费线上化进程不断加速。1—5月,全国网络服务消费额同比增长13.3%,消费正向智能化、体验化升级。“人工智能+服务”不仅推动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能家居等服务数字化升级,更极大拓展了消费场景,重塑用户体验。

乘“数”而行,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浙江某商铺工作人员展示手机应用的AI数字人功能。新华社发

  “商务部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加快推进意见落地见效,指导各地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更大限度激发数字消费潜力。”何亚东说。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16日 15版)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