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踏遍青山人未老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踏遍青山人未老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17 04: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感言】

踏遍青山人未老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副主任 孟令耘

  曾在抗日战争中辗转求学的张宏达,早就立下了科学救国的志向。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植物长期由外国人进行研究,中国植物学界被外国人创立的权威学说所统治,张宏达感到非常耻辱,也很不甘心。

  张宏达始终认为,在科学研究上,不能认为只有外国人才有能力、有权力提出新理论,我们要树立民族自信、自尊和自强的信念。他坚信,外国人对中国植物的研究只停留在案头的标本研究工作,没有野外的基础,必然要比中国人做得粗疏;他认为,外国人所提出的植物区系起源和系统发育的学说,是在对中国植物区系没有充分认识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是存在巨大缺陷的。

  正是这份民族自尊心的驱动,张宏达和数百位植物学家一起编研《中国植物志》,几十年甘坐冷板凳,为中国植物编出一份完整的“户口册”;他正本清源,把一种人们喜爱的茶种原产地订正为中国,并将其中文名改为“普洱茶”;他通过数年研究,顶着巨大压力提出华夏植物区系学说;他主持完成了第一部由中国植物学家根据自己的分类系统编著的种子植物系统学专著。

  张宏达曾赋诗有云:“独我情怀寄树草。”这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17日 01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