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论点摘编】在马克思哲学中重新理解感性——《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哲学主线与主题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论点摘编】在马克思哲学中重新理解感性——《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哲学主线与主题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9-15 04: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论点摘编】

  刘森林在《中国社会科学》2025年第7期撰文指出,新出版的MEGA2《德意志意识形态》把施蒂纳章作为全书核心,其实费尔巴哈与施蒂纳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并列的批判核心。与鲍威尔还拘泥于主体性哲学不同,费尔巴哈与施蒂纳已经走向从否定(思辨)哲学向肯定(实证)哲学转变的新路,但两者都是片面的肯定(实证)哲学实验。理论、理性如何吸纳、尊重感性经验、情感、欲望、利益并由此重构,从而超越传统形而上学,是正在诞生的新哲学的根本追求。费尔巴哈、施蒂纳没有真正告别贬斥感性的传统形而上学,却又构建了片面、极端理解感性的新形而上学。马克思恩格斯试图建构的“真正的实证科学”重新理解“感性”及其与理性的关系,以及哲学与“实证科学”的新型关系,使得一种立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重新理解感性及其与理性关系的新哲学得以诞生。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15日 15版)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