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杨飒
9月23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普惠优质教育公共服务、服务支撑社会经济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怀进鹏表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教材进头脑为引领,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校内教育和校外实践双向发力、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并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已经形成。持续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发挥好教学、科研、管理和辅导员“四支队伍”的重要作用,1885万名教师已经成为立德树人的关键基础力量。
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每个家庭的热切期盼。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介绍,“十四五”期间,教育部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推动各地增加体育课、体育课后服务和大课间,推动课间活动由原来的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要求。从目前监测情况看,近几年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总体水平稳中有升。
此外,“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近视防控光明行动”、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学生心理健康专项行动计划”等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在上海正式成立,该研究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首次落户中国。怀进鹏表示,这说明中国的基础教育和科技教育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可。
在提供普惠优质教育公共服务方面,怀进鹏给出一组数据:过去五年,持续推进扩优提质,义务教育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基本均衡。随迁子女、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保障机制更加健全。大力推进县中改革,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64.5%,提高了27.5个百分点,达92%,今年学前一年免费惠及1200多万名儿童。
“总体来看,‘十四五’期间,中央资金投入1046亿元,扩充了普通高中的办学资源,改善了办学条件,总体呈现‘一降两增’的良好态势。‘一降’,就是56人以上的大班额比例大幅下降;‘两增’,就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和教学仪器设备值大幅增长。目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了92%。”王嘉毅补充道。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达到现在的60.8%,提高了一倍多,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这两年,教育部有序实施优质高校本科生招生扩容计划,使更多学生进入高水平大学。继续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考生实施重点高校专项招生计划,累计录取123.5万人,促进了区域和城乡入学机会公平。学生资助实现了各学段、各级各类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每年惠及学生约1.5亿人次。
把牢方向,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
基础教育方面,以县中振兴为推动,改变以升学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配合中考改革进行探索,淡化竞争、减少焦虑,高考综合改革持续落地,并已在各地全面实施。
高等教育方面,依据学位法,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研究生可以用专利、产品设计、方案设计等创新性成果申请获得学位,历史性突破了学位授予“唯学位论文”限制;给予高校青年教师长周期稳定支持成为现实,培育未来十年科技骨干力量;推进人才供需适配改革,学科专业目录已经从10年前每10年修订一次,到现在每年更新发布急需学科专业清单,并适时发布微专业、微学分,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据悉,这两年多,学科专业点调整比例超过20%。此外,推进实施本科教育改革试点计划,在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和生物学等9个基础学科领域出版系列核心教材。
怀进鹏透露,“十四五”期间,高校实现了系列原创基础理论、底层技术原理的突破,75%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来自高校,超过50%的国家科技进步奖来自高校。
职业教育方面,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双高”改革实施,充分融合人才成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不断完善教师教育培训体系,支持43所高水平大学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优秀教师。
数字教育方面,我国已建成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7亿多学习者,世界规模最大而且高质量的智慧教育平台,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今年发布的《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在世界引起积极反响。推出国家终身学习教育平台,助力学习型社会构建。
“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形成了建设教育强国‘守正创新、实干为要’的良好态势,也必将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怀进鹏总结。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24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