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 助力全球南方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共建“一带一路” 助力全球南方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0-18 02: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特别关注】

  作者:万 喆(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

  10月13日至14日,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举行,重申30年前的北京世妇会精神,重振妇女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推动国际社会采取更多务实举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始终以发展为首要,聚焦妇女健康权、平等权、治理权,带动全球南方妇女事业取得积极进展。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将以全球治理倡议为引领,突出行动导向,加速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助力全球南方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

  妇女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力量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南方妇女事业共同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性别平等、妇女赋权是联合国全球妇女议程的主导目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明确将“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权能”作为17个目标之一。妇女占“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人口的半数,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妇女的参与、交流与合作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心联通”的重要内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妇女议程密切联系、相互促进,是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的有效落实,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发展为导向,为全球南方妇女事业奠定根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除了直接强调妇女相关目标外,还在其他目标中设置了诸多关于妇女的具体目标,包括满足妇女等弱势群体安全饮水和环境卫生需求、降低孕妇死亡率、给予男女平等的教育机会、帮助妇女体面就业等,归根到底是在帮助妇女更好实现发展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提出之初,就旗帜鲜明强调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150多个国家中,只有35个高收入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110多个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其中还包括24个低收入国家,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因此,大多数共建国家都将减贫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希望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切实推动发展。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将使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实现妇女的减贫将为全球南方妇女事业奠定坚实根基。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全球妇女事业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优先方向。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就将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扩大妇女群体的参与、密切妇女交流作为重要内容。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统筹深化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和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妇女占世界人口半数,是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妇女领域的交流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心联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而美”的民生项目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和贡献。加强“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妇女交流,促进妇女事业发展,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带一路”促进全球南方妇女事业实践创新

  以妇女发展权为首要。减贫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使命,发展则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金钥匙。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研究显示,全球贫困人口中女性比例普遍高于男性,尤其在极端贫困群体中女性占比更高。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2024性别快报》显示,让妇女和女童摆脱贫困,需要整整137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2年以来,始终以发展为首要导向,致力于以发展解决共建国家妇女的贫困难题:在东南亚国家推出“女性数字技能提升计划”,助力妇女就业创业;利用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在20余个国家实施超4000万美元的妇女领域项目;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投入1200万元,支持实施妇女发展项目;菌草技术通过援外培训和技术援助等方式,帮助106个国家改善妇女就业问题。

  以妇女健康权为基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始终将“健康丝绸之路”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共建国家包括妇女在内的国民的健康水平,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在全球南方妇女健康方面,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中国提出为发展中国家实施100个“妇幼健康工程”,该工程已经在中国与柬埔寨、塞拉利昂、马拉维、佛得角等国的合作中逐步落地,有效保障了当地妇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她们的健康福祉筑起了坚实屏障。中国在津巴布韦开展妇女宫颈疾病防治项目,捐赠了一批用于宫颈疾病早诊早治的器械、药品,并派专家帮助当地医务人员提高专业技能。同时,中国政府通过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援助的宫颈癌筛查防治项目,通过制定政策文件、开展筛查服务、进行人员培训、实施健康教育等方式,不仅达到了预防疾病、挽救患者的目的,还极大提高了当地妇女安全生育意识和相关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以妇女平等权为核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2024性别快报》数据显示,在距离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最后期限仅剩约6年之际,有关性别平等目标的所有指标均尚未实现。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实践中为打破女性在权利、机会、资源分配等方面的不平等提供了更多机遇,为全面应对妇女平等权益保护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提供了中国经验与中国力量。“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国际合作要求项目规划必须考虑对男性与女性的不同影响,通过支持女商户培训、消除数字性别鸿沟等举措,在经济发展中推动落实性别平等。

  以妇女治理权为关键。中国连续举办“一带一路”女性论坛,凝聚女性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独特力量,为共建国家女性交流与沟通搭建平台。全国妇联为近百个国家培训了2000多名妇女骨干,在中非合作论坛、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框架下,开设和引入女性主题论坛,积极发出中国声音。中国支持联合国在全球妇女事业中发挥作用,‌2015年与联合国妇女署共同举办全球妇女峰会,表达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坚定决心。2020年,联合国大会举办了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中国提出四点主张,再次强调了对国际社会发展妇女事业的庄严承诺。

  为推动妇女全面发展提供中国思路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格局深刻变化,全球妇女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全球妇女事业是一项“全球性系统工程”,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30周年的新起点,共建“一带一路”也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为解决妇女全面发展问题提供中国思路、进行中国实践、作出中国贡献,不断助力全球南方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

  更加突出联合国在全球南方妇女事务中的主渠道作用。以全球治理倡议为引领,将共建“一带一路”与全球南方妇女事务深度融合发展,更好发挥联合国在全球妇女事务中的主渠道作用。与联合国妇女署共同举办好全球妇女峰会,更加突出行动导向,积极推动各国履行承诺。进一步深化联合国“南南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机制融合发展,利用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用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加大力度改善妇女生存发展状况,提前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健康相关目标,向世界提供保障妇女权益的中国方案。

  更加突出“小而美”和新兴领域项目。中国强调,发展离不开妇女,发展要惠及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人民。要将妇女领域民生和“小而美”项目作为优先项目,提升共建国家妇女获得感,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成果,改善共建国家女性的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推进农业生产、加工制造、资源循环利用、公共卫生、劳动技能等领域与妇女相关的“小而美”民生项目。更大力度推进“丝路电商”合作,为共建国家更多妇女提供更便利的就业机会。更大力度建设“技能工坊”,为妇女提供更多培训机会。进一步弥合高科技领域性别鸿沟,加大落实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和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消除人工智能发展中的性别歧视,共同打造开放、公平、非歧视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的进程中,提高数字包容性,实现性别平等并增强妇女和女童的权能,让人工智能的红利惠及女性。

  更加突出妇女可持续发展。世界银行报告显示,若女性就业率与男性持平,人均GDP可平均增长近20%。要利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通过组织培训、智库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妇女可持续发展交流,分享中国妇女平等事业发展经验,更大力度推进共建国家优秀女性培养;依托中华女子学院建立的“全球妇女发展合作交流培训基地”,持续为共建国家培养优秀女青年;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共建国家妇女发展战略,既要考虑各国国情、性别差异、妇女特殊需求,确保妇女平等分享发展成果,又要创新政策手段,激发妇女潜力;大力发展“一带一路”的数智产业、文旅产业等合作,推动广大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鲁班工坊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向更多共建国家妇女开放,为女性提供适应时代需求的教育培训与职业技能。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18日 08版)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