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案例】
光明日报记者 杨飒 光明日报通讯员 赵芳正 赵晶
清晨七点半,山东潍坊临朐县的街道上,背着书包的学生三三两两走向临朐中学。“以前总担心孩子考不上优质高中,现在划片招生后,家门口就有好学校!”送孩子上学的家长王女士笑着说。8分钟的路程,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家长也不用再因择校而奔波。
在潍坊市,“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是万千家庭的切身感受。“作为全国中考改革试点市,我们从2004年开始探索中考改革,并于2024年12月启动了新一轮的深化实践,通过招生机制优化、考试结构调整、素养导向评价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基础教育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共进’,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高中高质量发展之路。”潍坊市教育局副局长宋炳华介绍。
“诸城市中考报名采用的是电脑选校,即所有学生报名后,电脑随机摇号确定学生报名的公办高中,然后根据中考成绩和公办高中计划进行录取,这样就保证了4所公办高中生源均分,避免出现‘超级高中’。”诸城市教体局基础教育科科长董成福告诉记者。
“我们没有中考志愿填报的‘选择焦虑’,不会担心志愿填报失误出现滑档,只要成绩达到公办线,就会自动分配某一所公办高中。诸城4所公办高中的口碑不相上下,学生家长不会有太大心理落差。”诸城市尽美中学学生王晓宇说。
诸城的做法,是潍坊探索中考登记入学、均衡派位、划片招生等多元化录取改革的缩影。“潍坊率先划定了‘8个县市+市区’共9个独立招生区域,各区域单独划定录取分数线、单独组织招生,严禁跨区招生,从源头遏制‘生源大战’。”潍坊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赵云福介绍。“在此基础上,我们推行‘一地一策’录取模式,像诸城市、安丘市实行‘电脑选校均衡派位’,将初中生源均匀分配至公办高中;昌乐县则实行‘志愿+分段均衡派位’,保障各高中生源质量持平;寿光市、临朐县实行‘普通高中划片招生’,实现区域内‘无差别招生’。”
在均衡高中生源的基础上,针对薄弱初中发展困境,潍坊市还优化了“指标到校”机制,将优质高中60%以上的招生计划全部分配至区域内初中,创新设置“6C+3C”录取底线,覆盖全市52%的初中毕业生,让农村和薄弱初中学生有了更多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实行新的指标生政策后,我们学校预计比往年至少多10人升入优质高中,生源流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寿光市孙家集街道第二初级中学老师李俊梅深有感触。
“中考政策发布后,作业明显减少了。我很喜欢编程,但以前时间总是不够,现在总算有自己的时间了。”寿光市世纪东城学校初二年级学生崔方俊欣喜不已。这背后,是潍坊通过中考改革落实“双减”制度的系统性重构。
“考试科目减少,切实减轻了学生学习压力,体育纳入中考总分,孩子在校体育运动时间较以前明显变长,体质更好了。”昌邑实验中学初二年级学生李墨文家长的感受,印证了潍坊中考改革的民生温度。
如今,潍坊基础教育呈现出全方位的积极变化:考试科目较改革前减少40%,体育课、艺术课、社团课全部开齐开足;农村初中与城区初中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差距全面缩小,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意愿”明显下降;全市学生艺体素养测评优良水平稳步提升,普通高中在学科竞赛、特色发展等领域亮点纷呈。
…………
“未来,我们将优化中考改革细节、完善教师培养机制、深化教研创新,让所有高中不仅‘留得住学生’,更能‘育得出人才’。”潍坊市教育局局长王霞说。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8日 1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