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北京11月17日电(记者张景华)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记者从大会上了解到,我国已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300项关键技术储备。
据介绍,我国6G技术试验分为三个阶段:关键技术试验阶段,明确6G主要技术方向;技术方案试验阶段,将面向典型场景及性能指标,研发6G原型样机;系统组网试验阶段,将研发6G预商用设备,开展6G关键产品测试。
目前我国正在持续加强6G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融合技术方案研究,一体推进技术研发、标准研制、试验验证、应用培育等工作,为6G标准化、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前瞻布局和培育6G融合应用产业生态,开辟产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在当前5G时代,智能手机仍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接入设备和移动经济的支柱。预计未来6G时代,消费侧市场仍将是主导业务,需要全新的6G终端和应用服务支撑6G发展。他认为,AI手机、智能体手机以及AI眼镜等外设设备将是主要发展方向,AI与XR(扩展现实)融合终端将进一步增强交互的自然性和沉浸感,有望成为6G重要驱动力。建议业界各方以终端创新为抓手,打造6G发展新生态。
北京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孙硕表示,面向未来,北京市将把6G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的重要战略方向,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技术策源、推动成果转化、打造产业生态,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建6G新生态。
据悉,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IMT-2030(6G)推进组联合主办的6G发展大会是国内6G领域技术覆盖全、专业水平高、影响力大的技术产业盛会,自2021年起已成功举办五届。此次是大会首次落地北京举办。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8日 08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