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北京4月11日电(记者董城 通讯员刘柳江)10日,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首场活动在天坛公园神乐署中和韶乐演奏中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对话: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主题,活动现场发布了太庙、天坛、先农坛庆成宫等首批17处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场地。与会专家围绕文化遗产的世界性价值、科技赋能保护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建言献策。
对话环节中,北京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成为讨论焦点。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回顾了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四十年的历程,强调中国从“文物保护”向“文化遗产保护”的转变:“过去保护古建筑、古遗址,如今更注重活态遗产,如福建土楼、北京中轴线,它们既是历史见证,也是当代生活的载体。”他提到,北京中轴线申遗推动了对元明清历史脉络的考古发掘,故宫也通过不断扩大开放区域,让文化遗产“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指出,世界遗产不仅是历史符号,更是多元文明对话的桥梁。“文化遗产应促进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存,这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
北京文化论坛自2022年创立以来,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此次新设立的“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将定期组织国内外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及从业者围绕文化传承发展等议题开展交流对话,整合北京市现有文化资源开展广泛合作机制。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12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