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0-22 04: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作速览】 

  散文《麦田里的磕头机》(刊发于《散文》2025年第9期)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作者:张森(《散文》杂志编辑)

  潘采夫的散文《麦田里的磕头机》,主要突出“麦田”与“磕头机”两个意象,此间缩影着作者对故乡小濮州深切的生活体悟与情感记忆。1975年,小濮州所在的濮阳经过勘探钻采出石油,中原油田由此诞生。从“火焰升腾”的胶皮管子带来的便利实惠,到电视机里令人心醉的“红日与歌声”,从天而降的特大工矿企业“油田家”带来的一切,瞬时冲击着这里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人们的认知,也持续更新着人们的社交关系和社会心理。由此造成的好奇、歆羡、困惑,以致令人忍俊不禁乃至啼笑皆非的种种,通过一双几乎不曾涉世的懵懂之眼,投影并贯穿于作者整个的成长经历,并且长期与这片土地共存。

  实际上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重大转型与巨变。如果说磕头机初现于小濮州时,主要是作为代表性符码与麦田形成工业与农业、先进与传统的简单二元对照,那么伴随时间的推进与见闻的增长,这一对符码之间,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和碰撞。这篇散文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在年逾半百之际以反躬回望的澄澈之眼与孩提不谙世事的懵懂之口,复杂而无痕地讲述着历史长河中的那些可爱的闪光点。正是这些看似琐屑的点滴回忆,实在而生动地填充与支撑起激越、高亢的主旋律,与之共同组成宛如交响史诗般的家国壮歌。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22日 14版)

[ 责编:李卓凝 ]
阅读剩余全文(